強詞有理:對一再讓步想不通

經過多回合討價還價,中美貿易談判似乎已進入直路,只等雙方元首峰會最後拍板。但奇怪的是,特朗普多次釋放正面訊息,指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希望盡快達成協議,其手下官員反而不斷潑冷水,甚至明抗暗阻,尤其是鷹派貿易代表萊蒂澤,言談之間依然充滿火藥味,與特朗普的態度迥然不同。很明顯,特朗普對貿易戰的興趣已經不像當初那麼大,反正中方已多次讓步,他見好就收,加上出於競選連任的需要,一心想鳴金收兵。但鷹派政客們基於意識形態等政治考慮,至今依然緊咬中方不放,好像不想輕易達成貿易協議,導致他們與特朗普的分歧日益表面化。特朗普不滿萊蒂澤遲遲未能交出功課,而萊蒂澤則不滿特朗普干預談判,雙方矛盾漸深,以致出現特朗普在中方客人面前直斥萊蒂澤的場面,成為一時笑談。

其實,不只美國內部對貿易談判意見分歧,中國國內也出現各種不同聲音,許多人對中方一再讓步「想不通」,有人更暗指副總理劉鶴率領的中方談判代表團,待遇還不如清朝時期的李鴻章。當年李鴻章赴日本簽署不平等的《馬關條約》,還能在長桌上與日方代表面對面談判,如今劉鶴等中方代表只能坐在下面「仰望」特朗普,這種安排到底有何用意,也許只有美方最清楚。

對於國內有人「想不通」,官媒解釋稱,中方作出購買大豆等讓步,是出於自身需要及談判需要,也是向美國釋放善意和誠意。誠然,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向任何國家購買都一樣,反正這些錢遲早都要花,問題是,中方不斷向美方釋放善意和誠意,美方非但沒有相向而行,反而得寸進尺,提出諸多不合理要求,無異於強迫中方簽訂城下之盟,叫中國人情何以堪。

有人說,李鴻章是文化人,即使簽訂喪權辱國條約,仍獲對方給予一點個人尊嚴,但難道今天的中國人就不需要尊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