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呼之即來 揮之即去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去年訪港旅客達到破紀錄的六千五百多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突破五千萬人次,對這個所謂「亞洲國際都會」無疑是一件好事。旅客多,意味着香港還有吸引力,也意味着財源廣進,這不是值得高興嗎?然而,有些香港人並不認為這是好事,反而因為旅客擾了他們的「清淨」而怨聲載道。反對派政客乘機煽風點火,挑撥離間,導致驅客行動死灰復燃,鬧得滿城風雨。

沒錯,隨着高鐵及港珠澳大橋先後開通,內地旅客進一步增加,確實帶來一些亂象,東涌擁擠了,土瓜灣人滿了,九龍城爆棚了,據說連大學也受到滋擾了,內地旅客彷彿成了洪水猛獸。但實際上,這些亂象主要是因為香港旅遊設施不足、港府安排不當引起,怎能遷怒於旅客?

尤其將水貨亂象全部算在內地旅客頭上,更是本末倒置。從事水貨活動的絕大多數是香港居民,反對派及本土組織刻意將矛頭對準內地人,肆意謾罵,極盡侮辱,分明是為了製造對立,激化矛盾。反觀南亞裔假難民到處非法擺賣,霸佔橋底,甚至作奸犯科,把香港搞得烏煙瘴氣,反對派及本土組織卻裝聾作啞,視而不見,這豈止是雙重標準,簡直是助紂為虐。

香港枉稱「好客之都」,其實部分香港人自私自利,唯我獨尊,將內地旅客視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玩物,根本不知「好客」為何物。過去深圳居民「一簽多行」,這班香港人嫌太多,於是改為「一周一行」,他們依然不滿意,又要求改為「一年八行」甚至「半年一行」。與其如此,何不乾脆閉關自守?老實說,世界上值得旅遊的地方多的是,這班人繼續胡攪蠻纏,只會令旅客漸漸遠離香港。香港經濟一直依賴所謂四大支柱,隨着物流業風光不再,金融業優勢減弱,旅遊業儼然成為「單天保至尊」,萬一連這根支柱也垮掉,香港還能依靠甚麼?還有多少老本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