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傳統最重要的節日,不論在外讀書、工作或經商的人士,都會趁着新春的機會,盡量多回家陪伴家人。於是乎,內地分布在各省市的「遊子」,一下子在數周內循不同渠道回鄉,形成一年一度的春運現象,被喻為地球上最大型的「遷徙」行為。不過,當中所承載的精神和價值,是傳統與現代社會的結合,值得我們深思一番。
經常會有人說,香港是一塊福地,過去在彈丸之地已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從出生到小學、中學乃至大學,再到投身社會工作和退休養老,均可在香港度過。此與過去香港作為一個「移民城市」的概念有所出入,但反映着香港發展相當成熟,成熟得使大家失去動力再向外尋找機會。
內地的青年與香港不同,基於地域差異,幾近人生每個階段均需「遷徙」一次。試想想,小學可能是在縣城,中學可能在省城,然後好的大學會在一線城市,工作會往「北上廣」嘗試機會。的確,他們甚少有「畫地為牢」的概念,哪裏有機會,哪裏就是他們的「家」。
事實上,此種「跨城市」甚或「穿州過省」的經歷,亦不是內地獨有。想想在美國,中部家庭出生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往東西兩岸的發達地區營生。甚至是與我們較近的台灣地區,北部和南部的流動性也是相當之大,現時他們甚至會到大陸工作,籌謀着自己的未來。
有些香港年輕人從小到大只在本地居住,從來沒有想過到外地謀生,只會盯着一個彈丸之地,因而白白流失機會,甚至埋沒了自己的潛質。有時候,問問我們身邊那些在香港求學或工作的「港漂」,他們會想家嗎?想,當然想,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為着未來和前景,在外打拚還是值得的。對於他們來說,跟着機會走是常態,流動遷居也是一種習慣,每當到達一個新的地方,也會有新的朋友和事物,用不着背負過多的牽掛。
今天,香港背靠祖國,亦在大灣區前沿之地。當政府鼓勵年輕人北上發展時,某些人士或團體卻大唱反調,拒絕與內地進一步融合。不過,環觀各個地區,人口流動才是大勢,不流動反而是影響到個人或社會的將來。想像一下,如果數十年前沒有外來人口前來香港,帶來技術、資金和人手,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而努力,那香港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和境地。換句話來說,真正的香港精神應該是「向外闖」,不屈於一地而受到限制,眼光長遠而抓緊機遇。否則,香港如此細小,「塘水滾塘魚」,是不能將餅做大的。
雖然孔子有云「父母在,不遠遊」,但在廿一世紀的今天,是應有新一層的理解。古時交通不便,書信也未必能送達,遠行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音信全無」。今天,我們國家有着成熟的高鐵和航空網絡,通訊也是在彈指之間。在外地的遊子想回家,也是一件不困難的事。如此看來,北上求學工作已不再是遙遠之事,只怕本地年輕人有着先入為主的心態,看不清外面的情形,使他們失去珍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