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增加人手缺 引入外援待何年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狗去豬來,新年總是帶來新希望。對香港人來說,希望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希望加薪升職,事業順利;希望港府官僚不要再人頭豬腦,樣樣皆廢,也希望政府能推出切實措施,紓緩公立醫院「十個茶煲七個蓋」的老問題。

新春到來前夕,醫管局計劃擴建現有六百張病床的北區醫院,包括增建一座新大樓,料可額外增加一千五百張病床,可加強急症、復康及療養服務,總床位達到二千一百張,這對苦於看病求醫需跨區奔波的北區居民而言,算是一個好消息。當然,計劃是一回事,何時建成啟用則是另一回事,而有了病床卻無配套人手,仍然無濟於事。

公立醫院人手荒問題老生常談,至今未有寸進,反呈愈演愈烈之狀,每逢流感高峰期殺到,問題雪上加霜,病床使用率超過百分之百已是常態,以至連走廊都加滿病床,洗手盆底下都要住人,病人固然是最大的輸家,醫生護士做到抖不過氣,也是怨聲載道。早前護士及醫生因「谷爆」而接力發起申訴行動,連醫院清潔工都被逼上梁山,可見公共醫療問題是多麼的嚴重,醫管當局是如何的失職,民怨是多麼的大。

面對醫護抗爭不斷,港府的應急措施來來去去都是「三幅被」,不外乎要求醫護「捱義氣」加班加點,以及增撥醫療資源,治標不治本。誠所謂,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香港的醫護荒問題積重難返,並不是增加津貼就可以解決,而出動明星做廣告或者搞「魚蛋大食會」這類小恩小惠,更是適得其反。歸根究柢,人手不足的問題,只能通過增加人手來解決,而在培養醫科生至少需時六年的情況下,最快見效的方法就是引入外援。以香港醫生的高收入水平,引入外援本來應該不難,但因為醫界對外援的強烈抗拒,港府多年前推出的有限註冊醫生政策效果不彰,至今只吸引了不足四十名外援,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人們實在難以理解,為甚麼在港英時代,所有英聯邦國家的醫生都可以到香港工作,回歸後卻關上大門?為甚麼發達國家都以各種政策吸引醫生等專業人士,香港卻閉關自守?為甚麼香港醫生可以去新加坡執業,反過來則不行?香港醫界被批評為小圈子團體,這是對香港自由市場、連續二十多年獲頒「最自由經濟體」的莫大諷刺,而過度保護、缺少競爭的結果,不僅造成人手荒,也導致醫療水平的不進反退,醫療事故不絕如縷,無奇不有,以及馬尼拉槍擊案受害者之一的易小玲最終需要到台灣整容,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設若香港開放醫療市場,至少是從引入英聯邦國家的醫生開始,人手不足的問題可望大大緩解,而引入外援能否成事,不僅要看港府有沒有魄力,更要看醫界能否從大局出發,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醫護人手荒問題必須盡快解決,不能再年復一年地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