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用底線思維治理網絡輿論

據內地官媒報道,一月二十一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黑天鵝與灰犀牛

網絡是產生「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可能性與現實性的重要平台,如果不及時監測和預警,就會把兩種事件的可能性變成現實性,各個方面的風險就會在網絡上全面引爆。

網絡已成為輿論、輿情、價值觀、意識形態的集散地,成為各種群體性事件的集散地,成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成為一個國家成功轉型的軟實力,互聯網也是堅持底線思維防範風險的重要陣地。

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是政治學及其所有相關學科的研究主線。網絡政治學既是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網絡的延伸,也是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的嬗變。網絡的虛擬性、平面性、互動性、快捷性,為公共權力和公民權利提供了無限度空間。網絡訊息源的多中心化、小圈子文化、網絡「情感的困鬥」、網民因價值而形成的「刻板印象」、意識形態怨恨及其謠言都為政治心理學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內容,也為公共權力的行使帶來新的挑戰和重大風險。

治理的主體與治理的客體是政治治理的主線。現實中自上而下縱向治理被打破,代之以自下而上的反縱向治理。網絡治理在橫向治理被打破,代之以反橫向治理。治理的主體與治理的客體發生位移,治理主體成為被治理的客體,治理的客體成為被治理的主體,反客為主成為網絡治理的奇觀。多中心治理在網絡治理中也發生重大變異,多中心治理被代之以反中心治理,多元治理被代之以「網絡寡頭」治理。治理失效與治理過度並存,治理預期與治理效果背離,治理成本與治理收益沒有因果的匹配效應。

網絡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治理主體與治理客體之所以處理不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釐清輿情、民意、輿論三者之間的關係。在中國古代,輿情最初應是指百姓的情感、情緒。「輿人之頌」、「輿人之議」、「輿人之謗」、「輿人之謀」等概念的核心,是指社會底層百姓的意見、言論。民意是近現代概念,指來自民間或非政府機構的個人、團體和公眾的意見,民意調查是挖掘民意的現代民主方式。輿論在廣義上是指公眾意見,與媒體密切相關。輿情和民意側重於民眾對社會各種具體事務的情緒、意見、價值判斷和願望等,輿論則可以被區分為國家和公眾等不同的輿論。

把輿論視為輿情

輿論指向對公共權力的監督,輿情指向順應民意。公共權力的誤傷或者「火上澆油」,往往源於把輿論視為輿情,把輿情視為輿論。從治理的角度來說,輿論要求限權治理,輿情要求擴權治理,並在限權與擴權中保持一定的張力。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給公共權力帶來全方位的風險,也使公民權利處於沒有良好預期的狀態,從而導致政治風險和社會風險。

研究網絡政治治理的發展規律,使網絡政治治理成為科學。探討網絡政治治理的政治藝術,為它提供治理的方向、目標、路徑、措施,這對於凝聚民心、提升公信力、穩定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使網絡政治治理取得良好的績效等具有實踐意義,尤其是對堅持底線思維、防範重大風險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現實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