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倡建家舍支援智障人士

【本報訊】弱智人士輪候宿舍時間最少八年以上,部分地區更需輪候逾十八年。扶康會昨發表問卷調查結果,反映八人以下的小型成人智障宿舍,可為智障人士帶來更優質的居住環境,亦能提高義工對智障人士的了解。該會批評現行的殘疾人士院舍條例苛刻,不便機構營運小型家舍,促請當局放寛條例及增建家舍。

促修例並善用空置公屋

扶康會自九七年起分別建立四間統稱「關愛家庭」的宿舍,讓孤兒或欠缺父母照顧的成年智障人士可享有家庭生活。每間家舍容納八名以下智障人士,另有「家母」、「家兄」、社工及保健員等協助照顧家舍成員的生活及輔導工作。調查於去年五月進行,訪問卅名義工,反映近八成義工加入服務後,更願意接納及接觸智障人士,另有八成人對智障人士的知識有所提升。有家屬反映,其家人入住家舍後,自理能力提升,懂得完成家務及主動打招呼,令家人深感安慰。

該會服務總監(沙田及觀塘區)梁大偉認為,本港以中型至大型智障人士宿舍為主,廿人以下宿舍絕無僅有,不利智障人士建立社交關係,加上地區偏遠,與國際提倡宿舍應融入社區的概念背道而馳。副主席王林小玲強調,該會並非要求政府放棄大型院舍或與其他院舍「搶地」,但認為有必要為家屬等提供選擇,故她促請當局修改院舍條例,又建議善用公屋空置單位,笑言:「善用吉屋,帶來幸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