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還要讓人民再按血手印嗎

四十不惑,但是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中國到底將何去何從,國內國際都有許多人疑惑了。對於老百姓而言,並不能記住那些晦澀含混的幾個代表、幾榮幾恥,反而是一些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大白話,成為流傳語錄。鄧小平的「白貓黑貓」,江澤民的「悶聲發大財」,胡錦濤的「不折騰」,都很形象概括了當時的執政思路。

許多執政思路,其實說白了就是說和做、舌頭和拳頭的關係。改革開放前的毛時代,和尚打傘,無法無天,敢說敢做。對內,視草民如牛羊,驅趕之,畜養之;對外,四面樹敵,向世界宣戰,比慈禧還霸氣。只是有些國家哄着要糖吃,於是勒緊褲腰帶支援亞非拉。

韜光養晦 不應捨棄

鄧掌舵後,對自身發展做了清醒的評估認識,確立了「韜光養晦」的基本國策,實現了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和解,換來了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大致上,當時的美日歐對中國的戰略預期是摸底、可控的。韜光養晦,說白了是八個字,一是只做不說,二是只說不做。前者就是低調做人,紮紮實實當學徒、打基礎,累積國力;後者就是採取實用主義,在諸如人權、世貿這些議題上,儘管按西方的要求去表態,至於實際做不做則是另一回事,穩「拖」前進,盡可能地先去收割實惠。

然而近幾年,西方看到了一個不同的新中國。也可歸結為八個字:敢說敢做,只說不做。這混雜了前三十年和後三十年的部分特徵。國際上的貿易戰就不多說了,國內看,敢說敢做,就是要亮劍,左棍可以對民企亮劍,公然叫囂要取消私有制;毛粉可以對知識分子亮劍,群而攻之限制人身自由。然而,反過來,民企、公知卻不敢回擊。這種噤若寒蟬的處境,怎能不令人對改革開放擔憂疑惑。

有人會列舉出一大堆言論來反駁。的確,高層幾乎天天強調:對外開放不會停滯,支持民企毫不動搖。問題就在於,這些官方話語中的「開放」、「支持」,到底是怎樣的開放、支持?是否背離了具有普世認知的涵義?是否又假特色之名而任意解讀?

牢記困難 珍惜機遇

四十年前安徽小崗村農民的「血手印」,如今被奉為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成為了標榜歷史功績的無上榮耀。但仔細想想,一群底層的農民,在自己祖祖輩輩耕種生活的土地上,要冒着坐牢槍斃的罪名風險,立下生死狀,僅僅為了吃飽肚子這一最卑微的生存目標。如果他們面對的是侵略的日寇,或者哪怕是所謂的國民黨反動派,倒也罷了,然而他們害怕被誰槍斃、坐誰的牢,毋須多說。這其實是多麼殘酷而荒誕的事情。

所幸的是,鄧小平以一代偉人的遠見卓識,順勢而為,開啟了改革開放大業。今天回望四十年,成就值得自豪,但苦難更不應被遺忘。清末立憲改革時就已有人指出,改革於國有利,於民有利,惟於官不利。改革就是要能夠自我革命,讓利於民。鄧小平、蔣經國為後人所銘記感懷者,正在於此。

而今的改革,固然已經不需要再為溫飽擔憂,但是人民對於說話、對於權利表達的訴求,對於真正的法治、正義的渴望,對於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免於恐懼的安全感的期盼,正像當年小崗村農民要求吃飽肚子一樣,已是基本的需求。

大多數國人,仍然都認同在現有的社會下團結一致,戮力奮鬥。這一基礎共識,是寶貴的財富,更是高層應當珍惜的關鍵機遇。歷史潮流,浩浩蕩蕩,改革其實毋須太多深言大義,能夠正視歷史發展的進程和人民的需要,避免「血手印」的悲劇重演,是應當作出的共贏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