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港深同城化

香港為甚麼不可以與深圳同城化,好像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與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那樣?這兩大城市以松德海峽大橋相連,有邊界卻無管制,過境不用過關,也全無手續,自由進入,卻無損兩國的主權。

兩個城市加起來才百萬人口,可是兩者均由工業蛻變成創新城市,哥市更屢為全球最佳城市。由於來往方便,兩市人流車流頻密,平均每天有二萬車輛過橋過境,跨境購物是兩地居民熱衷之事,聖誕前後一天過境二萬多人次。相對於當地人口,這都是大數,卻沒有居民投訴對方。香港與深圳合共有二千萬人口,每天過境八十萬人次,已構成同城化的基礎,港深在經濟結構、國內外連接又多有互補之處。兩地人口規模實際構成了人口紅利,兩地的發展水平現時又相差不遠,有互補之利而少連接派生的問題,關鍵是連接度不足。深圳內部建設積極進取,香港則保守消極,不事發展,在空間和交通連接方面多障礙,使兩地難以發揮協同作用。

同城化並非把「一國兩制」取消,而是使兩制更佳地連接。香港拓地發展,當可容納更多交流。香港社會多了解深圳的發展,也可找出眾多合作互利互惠的機會,使香港居民的發展空間擴大一倍以上。哥、馬兩市正計劃合建跨境地鐵,可是要在二○三五年才會建成。香港與深圳也應可合建跨境地鐵,有「一地兩檢」經驗,就算放在深圳,也可使兩地更好地融合。高鐵的作用是中長途,跨境地鐵是短途,可互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