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醫:培養正向心態 減壓保持健康

腦袋與社交環境接觸,自動不停學習,形成習慣腦線路信念及處事習慣,造就人生,直至腦袋停頓。近年科學研究證明,腦袋與社交溝通,常常自動引發負面情緒及身體壓力反應,壓入潛意識,令人細胞長期發炎,身體自然病發。

報載銀行職員通宵工作,因血壓過低及疲勞過度暈倒留醫,三度進出醫院,胃鏡檢查也無法尋出病因,醫生叮囑多休息。病人雖辭去工作減壓,惟患上感冒,經醫生醫治及中藥調理,最終再度暈倒不治。

人類學家蒙塔古(Ashley Montagu)說: 「醫生被教導對健康不感興趣,而是對疾病感興趣。公眾被教導健康主要是治病。」正常醫學框架責任下,醫生被訓練忘了初心,捨本逐末,即捨棄醫學基本法,追逐醫學成文法。重視學習醫身體病,而輕視學習正向心態去積極醫治壓力;說找不出確實物質病,因而簡單建議消極逃避壓力,這或令病人內心仍恐懼未來隨時病發,暗中培養壓力意念病態,加速疾病成形。

窮則變,變則通。醫者變通思維,不再因健康外判而掉以輕心,在用正常外藥以外,再結合深切認知治療,認知正向醫學,訓練病人駁通正向腦線路,自製足夠內藥治療長期病,名為「內外結合醫學」。

張錦暉醫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