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交通系統不敷應用

政府說要填海造地,實施「明日大嶼」計劃,說說容易,民意反彈的力度如斯強大,最終能否成事,實在唯天可知,官老爺可要作兩手準備,想想要是填海方案拉倒了,香港還有甚麼別的法子。我很少在繁忙時間乘搭新界鐵路,日前跟幾位居於新界西北區的小夥子閒聊,一番話驚醒了我,也使我很為香港的房屋和交通規劃而憂。若填海計劃不成功,港府自然是會打新界棕地、農地的主意,但以往人們太偏重於關心是否建得成樓,卻忽略了考慮建成後是否住得下人。

人們住下來就要有交通配套,小夥子們跟我說,西鐵上下班時間根本不敷應用,不久前列車由七卡增至八卡,滿以為可以紓緩擠迫情況,但旋即又全部爆滿,車上仍是針插不入。如果交通系統不改善,新界區建再多的樓房也無補於事,市民上下班只會愈見困難。有學者推算,政府推出的「明日大嶼」計劃,恰恰可以應付到未來二十年的外來人口增長。若不填海,這些新人口大部分都會居於新界區,西鐵、東鐵現階段尚且無法應付市民所需,假如要新增百萬人口,他日市民上班,恐怕要提早三小時出門了。

若全部依賴棕地、農地建樓,政府可能就要在新界出市區增建一至兩條鐵路。在香港原有地域建鐵路,恐怕是世界上最划不來的投資,興建費用隨時又是全球最昂,還要牽涉到無數環保爭議和收地訴訟。不少人反對填海是因為整個規劃要耗費數千億元,但在原有地域興建新鐵路再加上徵收棕地、農地的開支,又會否耗費更巨?到時候必惹來鋪天蓋地的批評,政府將如何招架?凡此種種,特區班子都要早為之計,否則到時又會左支右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