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不作為與落後的規劃

香港特區政府承襲殖民地的作風,一直不作為。在殖民地時代還有政治表演的麥理浩新政以及玫瑰園計劃,回歸後董建華受挫於陳方安生、曾蔭權為首的政務官集團。董建華之後,歷任特首都沒有大手筆的規劃拿出來,曾蔭權的政府新總部大樓沒有發展的規劃概念,六大優勢產業只是笑話。

梁振英至林鄭月娥也沒有甚麼戰略性發展規劃,連高鐵和港珠澳大橋的跨境大基建項目亦缺乏發展思維,沒有配套的規劃。東大嶼都會在大橋落成後還是無聲無氣,只是紙上文章或口號。林鄭強推的「明日大嶼」粗疏簡陋,沒有戰略,沒有配合的區域發展,交通設施僅隨便加上,使人難以想像竟可這樣隨意地拿出一個幾千億元的大基建項目。

香港規劃落後最突出的表現,是2030+不知所謂的遠景規劃。相對而言,深圳河以北的珠三角各市卻是認真調研參考與規劃,例如廣州高鐵的樞紐站廣州南站,不但廣州市和番禺區仔細規劃,還有佛山市的南海、順德為爭取與廣州南站連接,分享高鐵樞紐站帶來經濟與社會效益,在基建連接上要跨越與南站相隔的陳村水道,先有順德的海華大橋,明年通車,後有番海大橋,二一年前建成,這兩條橋加上已通車的海怡大橋和其他設施,不但使佛山與廣州南站在一小時的交通圈內,還在促使南(海)番(禺)順(德)的同城化,再造南番順的歷史。

或許林鄭及發展局、規劃署官員應好好學習去年公布的《廣佛同城化「十三五」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