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分析 山竹環流廣闊 非打正仍破壞力強

【本報訊】超強颱風「山竹」九月襲港,當日的狂風及風暴潮蹂躪香港,造成嚴重破壞。天文台解構「山竹」的威力,指出若與超強颱風「天鴿」相比,「山竹」的中心風力較弱,與香港的距離亦較遠,但反而造成更大破壞,原因是「山竹」整體的環流及對流雲團都明顯較「天鴿」廣闊,即使沒有「打到正」,但吹襲本港的風力仍極具破壞性。

天文台指出,「山竹」移動迅速,在南海北部時速達三十五公里,以六小時計算,在一眾十號風球中,其僅次於七九年「荷貝」的每小時四十二公里。而香港長時間位於風暴的右半圓,即「危險半圓」,風暴的風力加上它的移動速度,令香港遭受的風力更大。

另一關鍵是「山竹」有特別的風力結構,一般來說,在一個發展成熟的颱風中,最大風的地方是貼着風眼附近稱為「眼壁」的環狀強雨帶,「山竹」橫過南海北部及接近珠江口一帶時,眼壁外螺旋雨帶之風力,比眼壁中心的風力更為猛烈,所以香港即使非位處眼壁中心,風力亦十分強勁。

風暴潮頻率增 籲居安思危

天文台警告,「山竹」在香港造成的廣泛破壞是近三十多年來最嚴重,全球暖化下,將會進一步提高未來出現嚴重風暴潮的頻率和威脅,市民必須居安思危,作好準備,應對熱帶氣旋及極端天氣在未來所帶來更大的威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