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少人一直以來都崖岸自高,看不起內地。這或因歷史知識不足,不知道廣州五十年代發展度仍然高於香港。香港反超前只是幾十年間的時間,靠的也多是內地來的移民。論本地生產總值,廣州、深圳都已先後超過香港,即使香港人均生產總值還高於廣深二地。就好像澳門人均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實際落實到居民收入和社會消費則無發達社會的表現。
無論消費與投資,香港都不如廣深,更不用說科研發展的投入。林鄭政府現才開始從後追趕,但從現時不足百分之一的本地生產總值提升至百分之一點五,不知何年才可真的達標,這亦比起廣深的百分之三至四的規劃落差巨大。香港應該承認本身的不足,反思而重新發奮。
剛做的一個研究,大數據顯示出珠三角九市的出行模式,除深圳在常住人口出行中有百分之十是到香港外,其餘八市往香港的出行只佔總出行的百分之三以下。即使與香港關係較佳的廣州、東莞、惠州亦不過是比百分之三稍多。相對地,這些城市出行往內地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比例更高,顯然,香港對它們的吸引力並不高。香港因此絕不是珠三角的核心城市,至少在區內的向心力不大。廣州與深圳對其他區內城市的吸引力更大,珠三角的融合主要依靠廣州、深圳。香港變得邊緣化。
或許歷史循環,香港回復到五十年代之前的廣州外港地位,差別只是廣深融合,規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