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觀鳥享樂

觀鳥與音樂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結合起來卻是別有一番趣味。香港觀鳥會日前舉辦「雨聲筒手作‧魚塘Music Jam」活動,帶領參加者走入元朗南生圍,欣賞河邊各式各樣的水鳥外,更利用回收得來的竹枝製作成雨聲筒,在草地上與大自然來一場合奏。

大夥兒從敬輝農場出發,沿途步行欣賞南生圍優美的景致。有不少大白鷺和小白鷺於錦田河上棲息,偶爾更有一、兩隻黑臉琵鷺於淺水區域覓食。利用單筒望遠鏡,清楚看見牠們將扁平而長的喙部插入水中,左右來回掃動尋找魚蝦或甲殼類。亦有雙眼長在背部,身體呈灰褐色、長有螢光斑點,用胸鰭在泥澤中爬行的彈塗魚。

回收年宵竹枝 製作雨聲筒

來到有記魚塘,參加者學習製作雨聲筒。雨聲筒源自南美洲秘魯等傳統部落,是祭天時祈求雨水的敲擊樂器。環保團體「綠想成真」教導參加者,將年宵回收的竹枝製作雨聲筒。

第一步,先將竹枝切成約前臂長度,用硬物打通竹節,令管道中空。再利用電鑽,垂直於水平放置的竹枝上鑽出前後兩個洞,以木筷子貫穿竹枝,再將筷子凸出的部分裁走。重複以上步驟,雨聲筒上洞的排列須呈雙螺旋狀,洞與洞之間相隔至少兩個手指距離。然後,用銼刀打磨不平滑的地方,最後加入碎石,用布封好竹管兩頭便告完成。當石子在筒內滾動時,與木筷子撞擊,就會形成清脆恍如下雨的聲音。

完成雨聲筒後參加者來到一片草地,有人掏出一早準備的木結他和夏威夷小結他彈奏,其餘參加者就用雨聲筒打節拍,合唱《陪著你走》和《Stand By Me》。有人選擇水平搖動雨聲筒,有人則喜歡左右傾斜,營造雨聲的效果。雖然歌聲和節拍未臻完美,但在大自然的襯托下,一切都顯得格外清新。

魚塘寧靜 適合都市人放鬆

「其實魚塘環境好寧靜,好適合都市人去放鬆。」香港觀鳥會項目主任周嘉麗指,該會一二年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與新界西北多個養魚戶合作,進行魚塘生態保育及管理等工作。他們不時舉辦觀鳥、攝影、手作等活動,但將音樂結合觀鳥,還是首次。「大部分人都不會抗拒音樂,佢有助紓緩情緒。」她希望透過活動,讓繁忙的都市人享受魚塘優美的環境。

圖:甘偉倫

文:楊嘉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