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不缺人才 只缺土壤

香港在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排行榜中跌出三甲,由去年的第二位降至第四位,照此趨勢,上海、北京等內地城市很快就會後來居上,將香港甩在後面。所謂知識競爭力,就是將新想法轉化為經濟價值,而這正是香港的短板。香港受到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的所謂「三高」困擾,創業本來就不容易,加上港府坐而論道,對科技產業口惠實不至,怎麼可能有競爭力?

有專家認為,香港缺乏科研人才是導致排名下跌的癥結之一,其實,香港之所以缺乏科研人才,就是因為本地學生擔心沒有出路而不願意投身科研,這從每年的狀元考生幾乎清一色選讀醫科可見一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醫高」,這種畸形現象恰恰證明香港是一個功利社會,缺乏科研土壤。

古人說,世不患無才,患無用才之道。在本港大學攻讀科學和工科的研究生相當一部分來自內地,他們畢業後大多返回內地發展,而不會留在香港,因為香港根本沒有用武之地。目前主導世界無人機市場的深圳大疆,其創辦人汪滔就是畢業於香港科大的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可見香港並非培養不出人才,只是留不住人才而已。汪滔曾表示:「假如我沒有去香港,便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實際上,假如他畢業後留在香港,也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港府高官整天將發展創科產業掛在嘴邊,更揚言要打造智慧城市,說穿了不過是葉公好龍。新加坡政府為創科企業提供大量土地及稅務優惠,港府做了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