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樣樣不動 地從何來

新加坡的市區重建局剛訂立新規則,中央區以外的住宅發展項目,可建單位數量收窄上限,由原本以總樓面面積除以七十平方米,改為八十五平方米,意味該城市新住宅單位的平均面積會加大,「納米樓」在該地將成為排擠對象。相比之下,香港的蚊型住宅卻愈建愈多。

為政者與論政者都要有縱深長遠的目光,香港長期人滿之患,覓地建屋,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是當務之急。本港有四成土地面積屬郊野公園,環繞大半個香港都是海灣,好些地方的自然環境很優美,但不少人的居住環境則十分惡劣,要如何取得平衡,值得我們深思。

筆者沒有偏好哪種覓地方式,長遠來看,香港根本沒選擇,是所有方式都要用上。早已有專家指出,政府構思的「明日大嶼」計劃拓土一千七百公頃,其實僅夠應付未來二十年的人口增長,要想擴大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積,還得想其他方法。

香港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積只得一百多平方呎,等於約一個半車位大,獅城的人均居住面積遠勝香港,未來還會擴大,而香港看來則會繼續縮小,此消彼長,此地只會變得愈來愈不宜居。如果要將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由一個半車位大增至兩個,就意味要增建三分之一的樓宇,如果我們樣樣不能動,試問地從何來?

真肯為香港而謀的人就該明白,比起住房的龐大需求,甚麼收回高球場、加速市區重建都只是杯水車薪,這些水都可考慮用,但仍遠不足夠。不少人老是叨念着發展商在新界囤積的一千公頃土地,但據說若顧及交通配套問題,真正可用的只有三分之一,原來就連這杯水也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