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到病除:炎症性腸病倘惡化 或致營養不良

近年來炎症性腸病 (IBD) 和腸易激綜合症(IBS) 兩種腸胃問題愈見普遍。但由於兩種情況有類似的症狀,如腹痛、腹瀉等等,因而常常被人混淆。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身體自身免疫系統攻擊消化系統而引起的慢性炎症。炎症性腸病又分為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的炎症可見於不同位置的腸壁,常見的發炎位置見於小腸末端與大腸開端;而潰瘍性結腸炎的炎症則常見於結腸和直腸。有相關家族病歷和吸煙等都屬於風險因素,但確診需要靠醫護人員由糞便樣本化驗、內窺鏡檢查等決定。此外,如炎症性腸病病情未受控制,情況惡化有機會出現潰瘍、營養不良等情況。

徵狀易與腸易激綜合症混淆

與炎症性腸病不同,腸易激綜合症,是一種因為腸道蠕動不協調、腸道內肌肉間歇地收縮和放鬆以移動食物的一系統行動受不明因素打擾所導致。腸易激綜合症是一種由肚痛、肚瀉或便秘等各種症狀組成的綜合症,實際的病理還未有定論。

腸易激綜合症患者腸道並無發炎問題,也沒有像部分IBD患者出現潰瘍、營養不良等情況,確診方法主要是透過檢查排除其他成因。研究認為,腸易激綜合症原因可能包括腸胃道對胃氣和腹脹的過分反應,或腸內細菌群受到外部因素影響而改變。腸易激綜合症的症狀有輪流出現的肚瀉與便秘等。另外,不少患者會反映壓力加重了他們的症狀。如有任何疑問,請向醫護人員查詢。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