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有聲:舌尖上的愛國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日前指,世界未來中文發展將以普通話為主,質疑用廣東話學中文是否能夠長遠。說法引來非議,楊局長事後補飛,否認貶低廣東話,強調只是對用廣東話或普通話學中文提出疑問,並無先決立場。港產高官得閒無事添煩添亂,總是不明白何謂「冇事唔好搞事,有事唔好避事」,實在是吃飽飯,沒事幹。

猶記得數月前,教育局網上教學資源頁面上載了一篇學者撰寫的文章,指廣東話只是方言,不符合母語的定義。當時楊局長被問及此事,還說:「如果你今日問我母語是甚麼,我會答你是粵語。」而特首林鄭月娥則以問題無聊,拒絕回答。或許今時不同往日,楊局長主動探討廣東話與普通話之間的比較,究竟是真如他所指的僅是種疑問,想加以探討,還是當中存在政治任務,希望藉此放風,測試水溫,值得深究。

就算未來真如楊局長所講,中文發展將以普通話為主,可是,不論是楊局長提出上述「疑問」,抑或林鄭昨日宣讀施政報告,所用的均是廣東話,這就當面向香港普羅大眾證明了,廣東話的地位還是難以動搖。沒錯,當要面向世界時,廣東話比普通話在普及程度上要略為遜色,所以,林鄭、楊局長及不少高官,晨早就將子女送往外國或國際學校讀書,可見只有真正植根香港、心繫香港的人,才會重視廣東話。

其實,廣東話與普通話各有優點,應兼收並蓄,尤其廣東話充滿觀察力與創造力,是其他語言少見,例如:形容港官份筍工太得閒、沒事找事幹,就可以用肥到唔到襪、捉蟲、無啦啦整撻瘌等說法。當然,這也得問有沒有人希望香港人未來仍有觀察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