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香港電力供應 未來何去何從

港府會於今天公布施政報告,坊間盛傳將會討論減排的相關政策。不論今天是否「中獎」,亦即在施政報告中出現該項目,未來供電的安排也是值得市民關注,因電力是一個城市的基礎、一切動力之來源。

香港一直擁有全球最優良的供電系統,可靠程度維持在逾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高水平,可謂世界首屈一指。記得幾周前超強颱風山竹橫掃香港,也沒有造成大規模停電事故,足見我們供電基建的優越性。現時,當局處理有關供電的政策,經常會提到三個要點,亦即價格、穩定及環保,形成電力供應的「三角關係」。

燃煤發電佔五成

根據環境局的資料,香港發電燃料組合主要由燃煤、天然氣及核能組成。當中,燃煤超過發電額的五成,而天然氣及核能各佔兩成多。事實上,香港的空氣污染來源,首要是道路運輸系統,次要則為公用發電。究其原因,就是香港的發電燃料組合,有七成仍是非再生能源,使排放的標準難以降低。

今年首季,中華電力和香港電燈與政府達成新的《管制協議》,承諾增加較潔淨能源的比例。兩電分別會於四年或五年後,取代運作超過三十年的燃煤機組,並以天然氣機組取代。同時,兩電亦有計劃在香港水域中,共同興建海上天然氣接收站以作儲備用途,使兩電日後可在天然氣價格下滑時,囤積足夠數量用以發電之用。雖然天然氣仍是化石燃料的其中之一,但總比燃煤來得「較為潔淨」。

與此同時,兩電亦推行「上網電價」,向民間購買再生能源,以鼓勵社會投資環保發電設施。根據《管制協議》,兩電承諾出資三至五元,購入一度民間的潔淨電力,高出現時每度電費的三至四倍。有意見認為,投資十年後應能收回成本,可節省電費支出的同時,又可為環保出一分力,甚至是比投資兩電股份收息來得划算。

另一邊廂,數年前當局亦曾經討論,是否應引入更多內地的電力。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內地近年的燃料組合獲得長足的發展,當香港的燃煤及天然氣比例高達七成時,內地的南方電網使用化石燃料是少於六成,其餘皆由水電填補。換另一角度,內地的電力或許比香港更為潔淨。放眼未來,香港受到自身條件所限,只能增加天然氣的比例,但南方電網已積極開拓更多水電、風電及太陽能的組合。故此,內地電力是香港未來值得考慮的選擇之一。

坊間現時有種說法,指內地電網不夠穩定,引入內地電力將對香港產生不良影響。的確,根據南方電網資料顯示,其供電穩定率只為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六,較本港兩電為低,而每年平均亦有三小時停電的情況。不過,細心想想,南方電網覆蓋五個省份,幅員之廣及各種地形因素,都不是香港可以比擬,單純只看整體的穩定率,就根本沒有可比性。再看山竹吹襲期間,橫跨三地的港珠澳大橋的所有設施,皆由南方電網負責供電,當天系統抵得上大型風災,可謂不負使命。

長遠應引入競爭

數年前,競爭事務委員會曾就電力市場未來發展撰寫意見書,表明香港的電力市場長遠應引入競爭,跟隨世界各地區現正發展的做法。雖然競委會當時亦表明,香港尚未具備引入競爭的條件,但在長遠的規劃下,必須考慮到相關的措施。當然,許多細節仍在討論階段,社會還需一個頗長的時間才能達成適當的共識。

不過,歸根究柢,還是當局的魄力問題。試想想,「上網電價」若為良好政策,房屋署作為全港最大的「業主」,為何聽不到公屋有任何新增太陽能板的措施?究竟是部門之間無意配合,還是當局深知政策難以落實?真希望當局能向公眾一一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