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化土為家

綠色建築近年大行其道,技術發展一日千里。有慈善機構返璞歸真,將夯(音坑)土技術改良並引入內地貧困農村,教村民「玩泥沙」,就地取材共建美貌與抗震能力並重的永續民房,近日更帶同一系列土製工藝品來港舉辦展覽,活現「化土為家」的科學與藝術。

「最初聽到要用泥起樓,簡直覺得係天方夜譚!」今年八月,準備升讀大專的美鳳到位處甘肅省南部山區的馬岔村當了一星期義工,助當地村民興建鄉村設施,首次見識到夯土建築的魅力,「香港周圍都係石屎、玻璃,夯土畀人個感覺溫暖好多,幅牆摸上手都冇咁冰冷。」

夯土混水泥抗震 能循環再用

馬岔村村民多以務農維生,是內地不少農村的寫照。由於交通不便,運送建材入村所費不菲。為改善村民住屋質素,無止橋慈善基金早年聯同內地大學,教導其採掘常見的「生土」(未經鍛燒的泥土),利用機械工具反覆砸壓,再風乾成結實的夯土牆,興建美觀耐用的「本土」民房。現代夯土農房造價僅需一般磚混房屋的兩成,且冬暖夏涼,加入石灰、石塊或水泥等後,抗震能力更可與其他物料看齊。

「夯土其中一個環保優勢,係拆卸時能夠『塵歸塵、土歸土』,仲可以重用!」修讀園藝及園境建築的大專生Kyle,暑假期間曾入村參與興建夯土設施。他指,夯土「土生土長」的特性,能大幅減少運輸建材時所產生的碳排放,塑形過程亦比其他物料節能,有效推動農村可持續發展。「最深刻係見到有村民學識咗,會推介畀屋企人,證明佢哋都覺得係好嘢嚟!」

助四川重建 獲頒聯合國殊榮

無止橋的現代夯土農房項目,至今已推廣至內地七個省份,當中包括在○八年四川地震中受災、農房幾乎全被摧毀的馬鞍橋村。來自本港及內地的大學團隊成功透過「高科學、低技術」的夯土建造方法,支援共卅六戶村民以低成本重建家園,同時修建了村民中心、公眾廣場、橋樑和公路等配套,項目更榮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創新設計獎」。

是次展覽除了介紹無止橋的生土建設項目,更詳列內地傳統生土建築工藝、當中的科學原理,以及現代生土建築的實踐與探索。去年首度在北京展出的夯土展品,亦一同運送到港,讓市民可零距離一睹融合永續理念與科學智慧的結晶。展覽現正於港島一商場內舉辦,展期至本月十三日。

圖:甘偉倫 / 文:林幸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