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弱拆彈慢 人禍惡過天災

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已近一個月,所造成的破壞至今仍未回復原貌。在山竹襲港期間,香港各處包括市區及鄉村的僭建物,例如:大埔區內的村屋抵受不了強風,當中的鐵皮、帳篷及支架橫飛,除了造成嚴重破壞外,更對鄰近居民構成危險。

釘契廿年仍在 屋宇署懶監管

根據《建築物條例(新界適用)條例》,除了一九六一年以前建成的屋宇,新界村屋所興建的層數不能超過三層、總高度不可超過八點二三米(約二十七呎),以及有蓋面積不得超逾六十五點零三平方米(約七百平方呎)。屋宇署可向違例村屋的擁有人發出清拆命令。然而,有不少新建的村屋被媒體揭發在法定的三層建築限制以外,額外向上延伸一至兩層,更有一間村屋經已被「釘契」,但仍存在近二十年。

雖然,屋宇署曾於二○一二年推出「新界村屋僭建物申報計劃」,接獲超過一萬八千份申請,約一萬二千六百萬份申報獲確認,令僭建物毋須被強制清拆並可暫時保留,但須每五年進行安全檢驗。此舉,令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於二○一七年大讚當時已宣布參選特首的林鄭月娥推出該計劃「做得好」。但根據數據顯示,在二○一二年四月至二○一七年八月,屋宇署村屋組只發出共二千一百九十九張清拆僭建物命令,當中只得近半命令獲遵從,檢控數字更只得七百多宗,加上截至今年五月,屋宇署僅收到五千一百份安全證明報告,僅佔首輪獲確認豁免資格的申報約百分之四十。

災後修復落後 居民提心吊膽

各處的僭建物在風災所受到的破壞嚴重,在大埔區內,受到強風破壞的程度不低,例如:龍尾村有屋頂連支架整個飛脫、圍下村亦有屋頂鐵皮被掀起一半、沙欄村有村屋被整個吹散,碎片連支架掛於鄰近山坡的樹上,搖搖欲墜、大埔墟更有舊式樓宇天台鐵皮屋頂被吹至地面馬路。由於被摧毀的僭建物數量眾多,加上人手短缺及欠缺部門監管的情況下,清理及復修速度非常緩慢,令居民出入需要提心吊膽。

由此可見,村屋仍存在不少未被發現的僭建物,即使已有百分之四十已申報僭建單位提交安全證明報告,但在今次風災到底又有幾多戶能逃過一劫?到底能否單靠申報計劃及五年一檢的安全報告來確保僭建物全部穩固安全?

然而,在風災過後,除了需要加快清理速度外,我們仍需檢視當中有否涉及「人禍」並加以改善。加上執法力度有限,令不少地區埋下「計時炸彈」!終歸問題欠缺政府有效監管及取締危險僭建物。若要對症下藥,必須加強執法力度才能防範再遇同樣程度的天災,亦能將破壞減至最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