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勿靠食環署區議員轟部門鬥卸責

食物環境衞生署低估鼠患,鼠輩大軍入屋播疫無人理!本報今年連番揭發本港各區多條屋邨有巨鼠橫行,甚至入屋擾民,但食環署的鼠患監察指數卻長期錄得偏低,嚴重脫離現實,連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也呼籲港人要「自保」,勿再單靠食環署辦事,更形容不少後巷鼠蹤處處,有老鼠「甚至大過貓」。有區議員批評,本港滅鼠成效不彰,源於港府部門各自為政互相卸責,促當局成立獨立專責部門滅鼠,以防鼠疫大爆發。

食環署每半年公布一次鼠患指數,根據今年上半年數據,整體鼠患指數平均為百分之二點八,屬於偏低,當中最嚴重的是荃灣區,鼠患指數錄得百分之八點二,但仍屬最低水平。至於今次出事的彩雲邨位於黃大仙區,其鼠患指數只錄得百分之一。食環署指,今年上半年的鼠患較去年改善,反映「本港公眾地方的鼠患情況大致受控」。

入侵屋邨 猖獗殺之不盡

不過,本報今年多次揭發多條屋邨遭鼠輩入侵,老鼠之猖獗殺之不盡,何文田愛民邨有大廈一個月間活捉近百隻老鼠;馬鞍山頌安邨在上月有老鼠攻上三十二樓的高層單位,一塊黏鼠板竟可捕捉六隻老鼠;長沙灣的幸福邨在去年至今更收到五十多宗居民投訴老鼠入屋。最嚴重要數葵芳邨,三個月內捕獲一百八十隻老鼠,當中七成三在單位內捕獲,整條屋邨淪為老鼠樂園。

袁國勇昨日表示,目前難以評估鼠疫在社區的爆發風險,他指市民經沙士一役後衞生意識有提高,但近年已減弱,街道後巷鼠蹤處處,有老鼠「甚至大過貓」,這些老鼠居於地底,數目之多難以估量,更分分鐘多過全港人口。

他又指,食環署的鼠患指數受到監察點的擺放限制,未必能反映到該區的鼠患嚴重性,呼籲市民自己做好個人及家居衞生,認真處理垃圾勿亂拋,杜絕老鼠有機會藏身的地方,並促食環署加強滅鼠工作。

食環署從未具體公布過擺放鼠餌的鼠患監察點,但過去一直有市民投訴只見到公眾街道放置鼠餌,質疑該署未有正視屋邨內的鼠患問題。

促設專責小組統籌滅鼠

黃大仙區議員陳英批評,社區滅鼠不力原因是政出多門,公共屋邨的滅鼠由房署外判商負責,但附近地方可能牽涉渠務署、路政署或食環署等多個部門,但「各家自掃門前雪」,造成滅鼠工作缺乏有效協調。他建議當局成立專責小組統籌滅鼠工作,加強效率,杜絕部門拖延及卸責情況。

食環署會定期滅鼠,今年第二階段行動由七月至本月初結束,至今未公布捕獲的老鼠數字。至於今年第一階段行動,即四至五月,該署在後巷、垃圾收集站、街市、小販及熟食市場、建築地盤等地收集到三百五十四隻死鼠,以及捕獲二百九十四隻老鼠,毀滅的鼠洞有一百九十個。上述滅鼠地點未見涵蓋屋邨範圍在內。

食署:每日更換參考數據

食環署為回應指在黃大仙置放了一百個鼠餌監測,當中包括在彩雲邨,署方每日會更換鼠患參考數據,為免置放監點受滋擾,署方不會公布鼠餌點所在位置,當完成搜集所有數據後,會將資料交食署做防治蟲鼠工作,所檢獲的老鼠會銷毀。食署上年及今年截至八月在黃大仙分別接獲二百六十三宗及一百四十八宗鼠患投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