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二十一年,政府管治無能,社會亂象叢生,港人叫苦連天,本報特別設立「香港沉淪」評論版,一方面揭示亂象根源,全方位監察政府施政,同時讓社會各界就不同議題表達心聲,包括提出可行政策或建議,為現時紛亂不休的政治、經濟局勢,以及市民關心的民生議題把脈。
創新及科技局楊偉雄局長在一篇網誌表示,香港過去短短數年才開始發力推動創科,已誕生最少兩隻「獨角獸」,數目可媲美法國、日本及新加坡,並豪言「Hi-tech已變成可以『撈嘢』。」金融市場中企業的估值可以受多種因素影響,追逐「獨角獸」是不是我們發展的目標呢?
一個城市有初創企業「獨角獸」出現,固然對於吸引人才、投資和正面宣傳有幫助,但若將創科政策的成功指標集中於有多少家由巨額融資造成的「獨角獸」企業出現,對依靠自身業務增長而取得發展的初創公司和創科界前線員工的意義不大。用獨角獸的數目去評估香港的創科政策成功會否太早?
翻查曾經由楊局長擔任主席的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二○一七年三月發表的報告書,當中提出九個關鍵績效指標,分別是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人均本地研發總開支、公營機構研發開支、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公營機構與私營機構的研發開支比例、在共享工作空間和加速器等內營運的初創企業數目、投資於初創企業的金額、新的創科設施數目和創科界的就業人數。
在公私營機構合作加強初創企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方面,該報告建議的績效指標包括初創企業的數目和存活率、進行合併、收購及首次公開招股的初創企業數目、投資額和專利申請數目等。報告發表一年後,筆者今年在審核預算案時詢問各績效指標的最新數字,但政府回覆表示大部分最新數據都未能提供。
未看到具體數據,何以得知每年政府投放動輒幾百億公帑發揮多大實際作用?政府推動輸入外地科技專才、「博士專才庫」、「科技專才培育計劃」、創科創投基金等等,令香港科技人才的薪酬以及高增值職位增加多少?追蹤政策成效需要客觀、量化的指標,而不是「做咗當得咗」。
下一份施政報告十月初將會公布,在提出新政策之餘,我期望政府亦會定期公布關於創新科技發展績效指標每年最新數字、變動率,用實證告訴我們和目標差距多少,好讓評估各種政策和資助的效果時,能有更具體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