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成藥聞名海外,吸引不少遊客來港購買。事實上,發展中藥業一直是政府和民間的希望,但近年當局對中藥只監管而不理實際情況。就此,當局宜將思維放寬一點,以發展業界的角度出發,讓本地的中藥能夠可持續發展。
回顧歷史,香港其實是中藥界臥虎藏龍之地。上世紀中葉,祖國遭遇戰爭的蹂躪,不少中醫藥的「專才」帶着祖傳的秘方來港,並在本地繼續製藥謀生。現時,香港許多帶着「名堂」或「字號」的本地中成藥產品,就是由當時傳入再經過幾代人的心血,才得以保存下來。可以說,香港作為一片福地,為祖國保存着部分中醫藥的傳承,是極其難能可貴。
的確,香港回歸之初,已有發展「中藥港」的心願。記得董建華先生曾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將香港打造成「國際中醫藥中心」。當年所說的並非空話,政府於一九九九年曾投放五十億元成立創新及科技基金,並預留部分款項予中醫藥範疇。再幾年後,又成立中藥研究及發展委員會、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但卻只是流於諮詢架構,並無實質效果。在「平地一聲雷」後,當局又轉而沉寂,甚至作出過分的監管。
事實上,香港地少人多,要在香港製藥生產,要承受的租金壓力確實不小。製藥與其他工業不同,需要有更高水平的衞生監控,儲存藥材的倉庫亦有特別的要求,並非每個工業大廈的單位都適合設立廠房。加之中藥製造的環節繁複,需要大面積的廠房,故令業界的投資者均感到相當的煩惱。
與此同時,正如上面所說,政府未能從發展的角度幫助業界,反而在不斷收緊監察的標準。當局有計劃要求在本港生產的中成藥,必須按照「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進行作業。所謂「GMP」,就是將生產過程規範化,確保產品出廠均有劃一的標準。不過,推行GMP的成本異常高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作重新設立廠房及裝備,成本可以高達一千至數千萬港元。
試想想,香港的藥廠主要以中小企為主,在全港約三百家的中成藥製造商中,只有十數家能達到GMP的程序。故此,如果當局強推GMP的話,有機會使大量的中小藥商無法經營下去,使大型藥廠全面壟斷香港的市場。對於作為消費者的香港市民或境外遊客,都不會是一件好事。如從保存中藥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更是令人相當揪心和感到可惜。
與此同時,香港現時對「保健品」沒有明確的定義,因其介乎藥品和食品之間,從而使當局無法作出有效監管。如是者,就會出現保健品不受監管而成藥受管的情況。在形形色色的保健品當中,消費者難以分辨其與中成藥的分別。當某些保健品發生意外時,大眾就會覺得是成藥出現問題,反而要求當局管得更嚴。
要讓香港中藥界有所發展,現行的機制是不足夠的,當局應考慮業界的意見,成立類似「香港中藥署」的執行機構,加強與業界的溝通。現時政府將中藥業務的範疇置於衞生署下,領導者皆為西醫人士,但其以西方醫學的角度未必能理解中醫藥的情況。故此,為中醫藥界設立常設的執行機構,由專業的中醫藥人士領導,將會為業界帶來福音。
香港政府已在將軍澳百勝角預留土地,將興建香港第一間中醫院。不過,在籌備當中必然會遇到不少問題,很多事仍在討論階段。如何實踐「中醫為主,西醫為輔」的機制,中醫院內是否需要派駐西醫等等的議題,還是需要深入的探究。對此,希望當局能與業界多溝通,不要閉門造車,方為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