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退時間,水鳥們空群而出,走到泥灘上大快朵頤,上千隻「和尚蟹」匆忙掘洞逃難……大自然弱肉強食的壯觀場景,並非只出現於外地生態紀錄片,香港出品的一樣有。有本地年輕生態攝影師走進香港郊野,日夜守候,做「狗仔隊」追蹤野生動物,單槍匹馬製作生態短片,讓公眾一窺牠們的「私生活」。
「舊時細個,屋企人成日帶我嚟玩,魚啊、蛇啊、雀啊……儲埋儲埋好多圖鑑。」趁着入黑,馮漢城(阿城)帶記者來到沙田花心坑溯澗而行,一邊「餵蚊」,一邊手持小型光管掃視溪中石。「喂,呢度有!」他指向急流中一塊大石,只見數隻小巧的褐色青蛙牢牢抓緊濕滑石面,一雙雙黝黑眼睛閃閃發亮,「見唔見到趾尖啲吸盤?係香港湍蛙!」
這種以香港命名的蛙科,是生態紀錄片系列《Wild Hong Kong》(編譯:香港在野)最新一集的主角,片中更有其獵食蜉蝣的珍貴畫面。短片的構思、資料搜集、拍攝,以至剪接,全由年僅廿三歲的阿城一手包辦。早前在社交平台發布的另外兩集短片,已令他聲名大噪,作品裏豐富多變的影像,加上生動盞鬼的旁白,被網民媲美為「港版Discovery Channel(探索頻道)」。數月前他更辭去工作,燃燒青春和積蓄,爭取更多時間去捕捉本地生物最自然的一面。
「自然」是阿城的創作原則,但實踐並非易事。即使做足功課、揹着沉重器材上山下海,亦難擔保拍到精彩的場面。「想影到動物嘅生活習慣,需要少少運氣,係比較花時間。」為了讓觀眾更貼近動物的視覺,他習慣與牠們「平起平坐」,拍攝時以水平角度取景,有時甚至要整個人伏在地上。「近年多咗人設餌引誘動物拍攝,令佢哋喺唔自然嘅環境出現,做出唔自然嘅動作,其實係偏離咗生態攝影本質。」
阿城的鏡頭下,有不少瀕危物種,粒粒都是「動物巨星」。他認為保育的第一步,在於促進公眾對牠們的認識,而紀錄片正正是絕佳的媒介。「好似蛙類,唔少人討厭佢滑潺潺,但其實都有趣致一面;當大家對佢改觀,就唔會希望佢消失,甚至進一步諗諗點樣參與其中。」要拍到出色的自然生態作品,未必需要昂貴的鏡頭,但必要具備一顆設身處地的心。
圖:朱偉坤
文:林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