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用完即棄 賤如草芥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范蠡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的重要謀臣,他出謀獻策指揮戰事,終於滅了吳國,稱霸中原。但他深知勾踐「可與共患,難與處安」,為了避免用完即棄、招致殺身之禍的命運,他選擇急流勇退,得以善終。

突然說起這個故事,是有感港府對鞠躬盡瘁的警員實在有欠公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至今依然上演。在佔中期間執法的前警司朱經緯襲擊途人罪成判囚三個月,他上訴至高院,可惜失敗而回,法官狠斥他無悔意,強調原審法官的判刑沒有出錯,須即時還押服刑。

即將退休的警司,大可印印腳咬長糧,毋須走到前線指揮。為何他要這樣做?因為佔中乃非常時期,暴亂一觸即發,警員對港府盡忠,維護治安責無旁貸。沒錯,用警棍打途人是事實,但途人為何在敏感時期出現,抱有甚麼目的,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引起這個結果的原因是甚麼?佔中是誰搞出來的?

人們看見的是,佔中始作俑者至今毫髮無損,「佔中三丑」之一的港大法律學者戴耀廷遲遲未正式審訊,還不時指點江山,搞風搞雨;佔中黑手兼最大金主漢奸黎更是逍遙法外,連起訴都免了。至於引發佔領之亂的「雙學三子案」,他們同樣獲終審法院終極放生,甚至連反新界東北發展案的十三名被告也可獲減刑。反中亂港受庇護,司法不公不正,港府可有為執法人員鳴冤?佔中落幕就將執法者棄如草芥,簡直寒盡天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