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署惡習不改 政府難辭其咎

再有報章揭露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的前線人員「蛇王」,上班時間飲酒大歎下午茶、工作時間效率低下,更有出車後換回便服歎早餐的個案,就算發生在一般打工仔身上都令人難以接受,何況是出公帑服務市民的公僕。

這種指控並非單獨個案,市民也經常在報章看到相似報道,一錯再錯,明顯是管理層疏忽職守的問題,署方實在有不可推脫的責任。

公眾街市環境 遲遲未改善

食環署的問題並非只有一項,管理街市的手法亦長期為人詬病,例如有部分街市至今依然沒有冷氣,可見署方根本沒有積極改善街市環境。而申訴專員公署早前亦指食環署管理的公眾街市有多項問題,包括租金差距大,甚至同場不同租;執管方式寬鬆,有的檔位長期空置,有的更成為迷你倉等。可悲的是,不但是申訴專員公署不是第一次發表報告作出批評,審計署亦曾發表過報告,可惜亦無法改變食環署的管理問題。

接二連三被揭發管理不善,到底問題出在哪裏?要根治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食環署的前世今生。食環署的成立是由於二○○○年時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拆局」,原本兩局負責管理的食物環境衞生及康樂文化事務,均由政府接管,以新成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食物環境衞生署取代。

無民間代表 監管體制失效

相信讀者們都記得,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是香港三級議會制的其中一環,議員均由民主選舉產生,兩局就一些地方管理及民生事務,如街市衞生、康體設施、公園規劃等事宜都有相應的權力。民選議員自然需要對選民負責,正因如此亦較能掌握市民真正所需。但現時食環署只是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一個署,署內並無任何民間代表參與,完完全全是一個官僚機構。雖然理論上,上有立法會監管、下有區議會作諮詢,但香港的議會體制經過兩屆政府肆意破壞,行政機構過度膨脹的今天,到底效用有多大可想而知。

最簡單,近年各位有見過新落成的食環署街市嗎?我們立法會議員經常在議會追問署方何時才有新街市,署方總是同一口徑回答要考慮附近的私營街市數目是否滿足居民需要,這種官僚作風,正正是食環署管理失當,離地萬丈的最佳例證。

接二連三的管理失誤,反映食環署的官僚作風必須作出改善,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亦難辭其咎。同時事件亦反映出,過度膨脹的行政機關,無論從小至民生管理,大至基建項目,都只會弄得一塌糊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