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連跌下回升,是中央銀行出手,也反映中央領導層的決心。鼓吹人民幣貶值的是以為中國當前的利益是貿易,人民幣貶值利於出口,屬十九世紀的認知水平。世貿組織現時討論的是供應鏈、全球價值鏈的貿易體系,跨國經營,以競爭優勢來替代十九世紀的比較優勢。中國現時的貿易出口重心已不在低端勞動密集的工序,中國的人口紅利也逐漸消失,出口靠的是設備、技術、管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製造業經濟體,在不少行業與市場已佔近乎壟斷地位。以貶值來壓低成本,未必可以增加出口需求,反而把應有的收入減少,也減少了成本驅迫創新提升效率、效益的誘因。
至於以人民幣貶值來減少進口更難有作用,部分進口屬剛性,如農產品可減土地壓力,而進口消費品和工業技術設備都屬高檔,並不會因幾個百分點的貶值成本而不買,特別是工業技術設備許多是工業提升所急需,貶值反而加重成本,但減不了進口。貶值最大打擊是中國企業借美元外債的還款壓力,也形成錯誤的心理預期,引致資金外流。即使我們不計算股市受貶值的衝擊,單只美元債還債成本上升,以及大量合法非法的資金外流,中國即時的經濟損失巨大。
當代經濟是即時的金融經濟,不是交易需時實現的貿易經濟。人民幣貶值與否的考慮應該是金融,而不是貿易。貿易因匯率變動帶來的有限變化產生出來的時候,金融已經幾換天地,生死早決,貿易還未交接。
人民幣為甚麼要大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