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朝峰會落幕之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很快便再度訪華,三個月內來了三次,平均一個月一次,似乎他訪華的次數比不少香港人赴一河之隔的深圳還要頻密,葫蘆裏賣的是甚麼藥呢?
內地官媒及北韓朝中社各自報道了金正恩的訪問,朝中社的內容很詳盡,在北京的第二天,小金已經四處走動,去過「北京硅谷」中關村,參觀村內最大的電腦電子設備商街──海龍大廈,還對科技產品大感興趣。然後參觀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園,了解農業科技研究。另一個參觀行程是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據報道,小金對北京地鐵營運的複雜及高效自動化操作大為驚嘆。
在金正恩稀少的外訪中,似乎都是談外交、談核武,這一次的行程有甚麼意義?朝中社為甚麼特別詳細報道小金的參訪行程?對北韓了解甚深的南韓媒體認為,小金的北京之旅似乎有些不一樣,似乎與他在北韓參觀農業園、飼養場的風格更相近。
說白了,這次小金訪京不再像首次訪華時那樣小心翼翼、緊張萬分,原因或是安全無慮。其次是他更像一個治國者,參訪民生工程、城市管理、交通基建和資訊科技發展的經驗,為北韓人的飽肚、交通及民生科技取經。
細看金正恩在北京的表現,一如在新加坡夜遊時一般,臉帶春風、目帶和光,往日的高高在上不見了,即使與內地部委官員、訪問地點的接待負責人見面,都是笑容和熙,握手時更伸出雙手交握,示好味道極濃。身體語言顯示北韓有意借鑑中國經驗,借力內地官員來振興自己的國力,因此小金先來敲門。
放下槍炮火器,金正恩似乎選擇了擁抱民生國政,揮別勒緊褲帶搞原子彈的日子,北韓版的改革開放似乎將在近期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