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高學費輕易獲批申訴署查教局機制

本港去年共有一百四十七間直資、私立和國際學校獲教育局批准調高學費,部分學校的學費更逾二十萬元。申訴專員公署指社會上有意見認為,教育局的審批制度欠缺嚴謹及透明度,該三類學校要調高學費申請,往往輕易獲批,對家長構成沉重經濟壓力,因此十分關注機制是否嚴謹,及程序是否恰當,昨宣布主動調查教育局的審批機制。教育界及家長團體普遍歡迎,亦認同教育局應提升相關機制透明度。

申訴專員劉燕卿表示,家長有賴教育局詳細審視學校的財政預算和調高學費的理據,局方須確保學費加幅合理及保障學生和家長利益,如學校可不合理隨意連年調高學費,會對家長造成沉重經濟壓力,因此十分關注。申訴署會就教育局審批學校調整學費申請的準則和程序,以及監管學校收取學費的制度,展開主動調查,從而提出改善建議。

教局:嚴格審批 不時檢討制度

申訴署發言人補充,近期收到三宗相關投訴,但指投訴數量非決定主動調查關鍵,公署因感相關事宜受廣泛關注,關乎市民利益,遂主動調查。發言人指無為調查設時限;一般而言主動調查可用一年多時間完成。為令調查更全面,申訴專員會邀請市民,特別是家長、家長組織、教育界人士和辦學團體,於下月廿六日或之前以書面向公署提供資料及意見。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會全力配合調查,盡量提供所需資料;當局一直非常嚴格審批學費調整,並不時檢討審批制度,若申訴專員有建議定會積極考慮。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馮偉華認為是好事,指現時學校調整學費機制乏透明度,有時有學校學費加幅大仍會獲批,由於不知機制,根本無從判斷是否過大及濫收。

革新教育家長同盟召集人周勁倫歡迎申訴署主動調查,指家長其實不清楚加學費審批制度,教局亦很少主動披露,家長無法知道是否合理,子女入讀時亦未必預算到未來會面對學費驚人升幅。

有直資校獲准加費高達五成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截至去年九月,本港共有二百四十一間直資、私立和國際中小學,學生達十三萬八千人,以一七/一八年度,本地直資學校收費最高達十萬元,國際學校最高達廿三萬元;而今年共有四十二間直資學校申請加費,最高達五成,加幅一成至兩成也為數不少,仍獲得政府批准。

議員:應設標準 讓家長有預算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委員梁美芬亦指,現時加費準則及透明度不足,部分家長為讓子女入讀心儀學校,財政上「掹掹緊」,一旦學費及林林種種收費大幅增加,家長「好慘」,指教育非純私人市場,涉公眾利益,應設加費標準,「起碼畀家長有個預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