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發育變臉恐腦下垂體生瘤

突然「二度發育」,四肢變長變大變粗,容貌也顯得怪異,不一定只見於科幻電影,但也非罕見怪病,可能是因腦下垂體生腫瘤令激素分泌異常,導致肢體數年間變異常肥大。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指,腦下垂體生長腫瘤個案佔整體人口一成半至兩成,比生膽石更常見。腦下垂體腫瘤又分多種,會令不同激素分泌激增,曾有中年男士因催乳激素分泌超標十倍,性慾減退,更有勃起功能障礙。

腦下垂體位處腦底中央,是分泌激素的控制中心。大部分腦下垂體腫瘤屬沒有徵狀的非功能性腫瘤,需要治理的腫瘤則可分為影響女性停經和男性性功能障礙的「催乳激素瘤」、導致中央肥胖和水牛肩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瘤」、引致青少年出現巨人症及成人肢體肥大症的「生長激素瘤」。同時,腦下垂體腫瘤或會壓迫鄰近視神經,令患者視野收窄及弱視。

多數個案良性僅需服藥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李世偉指,他每年平均遇到二十多宗腦下垂體瘤個案,多數因懷疑中風等原因而接受磁力共振腦部檢查時,偶然一併發現有腦下垂體瘤。可幸的是,絕大部分個案屬良性腫瘤,而以催乳激素瘤個案佔最多,治理亦最簡單,不需動手術,長期服藥便可將腫瘤縮小。

「聽到腦生瘤就好驚,會唔會無得醫?使唔使開腦切走佢?」李透露,曾有一名四十三歲性慾減退、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病人在服藥三個月後,腫瘤已縮小,乳激素水平由原來超標十倍降至正常,性能力也失而復得。

必要時經鼻孔切走腫瘤

李補充,對付腦下垂體腫瘤,有需要時可接受經蝶竇手術,經鼻孔刺穿蝶竇及腦膜,從而進入腦下垂體,切走腫瘤,而由於腦下垂體體積小,所生腫瘤直徑通常不大於一厘米,加上傷口藏於鼻孔內,不必開腦,手術難度不算太高。

不過,有關手術須全身麻醉,並有一定風險,術後有機會出現腦內液體漏出,嚴重或需要再動手術補救,年長患者要平衡手術風險與利弊。李提醒,確診腦下垂體腫瘤之後,應先抽血檢查身體激素分泌是否受影響,但患者不必過分擔心:「好多個案經評估後甚至唔使接受任何治療,仲有好多係死後解剖驗屍先發現。」

記者關琛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