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走塑研推按樽制

塑膠污染問題全球關注,為達致「走塑」,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指,港府正探討就塑膠產品容器引入生產者責任計劃,並考慮優先處理塑膠飲料容器。黃表示,相關計劃的顧問建議透過「按樽制」現金回贈的安排,提供經濟誘因,鼓勵市民回收膠樽。有環保團體歡迎有關計劃,預期即將推行的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回收效益欠佳,呼籲政府推行塑膠回收計劃時避免重蹈覆轍,並加快立法步伐。

黃錦星昨日出席活動時表示,去年顧問就塑膠產品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展開可行性研究,並提出三方面的建議,包括分階段引入廢塑膠生產者責任計劃,並以塑膠飲料容器優先;第二是為市民提供現金回贈;最後是使用智能回收機,設置於方便市民的地方,以提升回收效率。

冀擴展至非樽形廢塑膠

黃指,參考外地例子,推行按樽制度的地方,膠樽回收率可達八、九成,相信香港同樣可行。而顧問正就引入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草擬框架,稍後會聽取相關行業商會和持份者的意見,再將最終建議方案提交予環保署進一步考慮,目標是今年底完成有關計劃的研究和評估,再訂出下一步工作及時間表。

黃又說,將於各部門推行減少派發膠飲管及即棄餐具,推動業界及市民減用,並考慮將來是否需在香港實施管制。此外,環保署正研究將收集及回收廢塑膠樽的先導計劃,擴展至其他非樽形廢塑膠的可行性等。對於垃圾徵費條例草案尚未交予立法會,黃表示會盡快遞交,希望落實減廢方案。

計劃貼身 盼有更大成效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指,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要求飲品供應商須向環保署登記,並為產品繳付循環再造徵費,公眾參與度低,回收效益相對較弱。他認為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以按樽費提供現金回贈,對市民而言更貼身,「相對係拮得入肉啲」,故希望塑膠的生產者責任計劃可有更大回收成效。他又建議,計劃可與現時盛行的電子錢包合作,如透過八達通回贈按樽費等,進一步鼓勵回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