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飽死餓死 政治角力

再有國際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過去兩年均居首位的香港跌落第二位,被去年排第四的美國取而代之,而香港在「基礎設施」的排名更下跌三位至第二十三位。

對於這個報告結果,政商界沒有太大意外,因為香港近年於基礎設施的投放速度落後於其他地區。政界公開認定的原因,是立法會近年「拉布」遺禍,工務工程項目撥款長年墮後,政界有一句順口溜形容這個情況,就是「一係飽死,一係餓死」。不過,「飽死」的情況跟建造業界相距甚遠,近年更多的情況是可開展的工程項目較少,建造工人於一項工程與另一項工程之間有工作空窗期,難以無縫交接。

對於建造業界是「飽死」還是「餓死」,關鍵是立法會議員是否願意「開綠燈」,通過工務工程項目於財務委員會及工務小組的撥款申請。比方說,最近有泛民議員對多個具爭議性項目有意見,開始「打爛沙盆問到篤」,一是剛闖過工務小組一關,涉款十七億元的元朗天橋天價工程;二是再於工務小組闖關的觀塘音樂噴泉項目,以上兩個項目預料是近期的政治風眼所在,一般相信議會層面將「有排拗」,否則港府高層不會特別開腔,希望議員可以高抬貴手「放行」。

不過,政治向來變幻莫測,一個觸發點就可以令民意轉變,一旦民情對個別具爭議項目出現反彈,號稱「為民發聲」的議員又會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去阻礙撥款通過,因此,立法會批出的基本工程撥款總額能否創出近五年新高,一切仍有變數,港官的如意算盤隨時一場歡喜一場空。

有人指香港在「基礎設施」的排名能否回升,關鍵是兩個連接內地的基建項目,即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不但要在今年內開通,更是愈快愈好,若有任何閃失,香港的競爭力評分將受到影響,全港市民亦要承受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