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經過約四十小時的最後審議,終在立法會以四十三票贊成、十一票反對、八票棄權下,三讀通過《2018年撥款條例草案》。公眾若以為萬事大吉,便是美麗的誤會。因為政府提出各項有關民生以及公共工程和發展經濟的具體撥款建議,還需「過五關斬六將」,最終要在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的文件,才可真正落實。而在交到財委會討論是否通過之前,還須先經財委會轄下兩個工作小組,即工務小組和人事編制小組審議。因此,立法會的建制派議員必須「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無論如何,本屆政府首份預算案的通過過程,與上屆政府五份預算案通過過程相比,取得兩個顯著的變化,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是過程時間大大縮短。因為反對派全面拉布,一四年耗了一百四十八小時、一六年耗了八十八小時、一七年也耗了七十一小時,今年只用了四十小時。時間就是金錢,反對派議員的肆意拉布,並沒有為市民取得任何有益於民生和社會得益的改善成果,反之是每拉一小時,便最少要市民埋單找數嘥公帑幾十萬。這還是只計算立去會浪費的數目,未計算其他更大的公帑浪費。
其次是反對派出現分化的現象,除了反對派中那些死牛一面頸選擇走極端及偏激路線,言論行為傾向假本土真港獨思維的議員外,出現了八票棄權(民主黨七人和專業議政的葉建源),而過往持反對態度的楊岳橋、邵家臻、張超雄竟不在席投票。更有專業議政的莫乃光、梁繼昌、李國麟等,一反過去多年死硬反對的常態,轉投支持票。反對派出現非鐵板一塊地反對財政預算案,開始有鬆動的理性投票選擇現象,無論從任何角度,都是值得公眾讚賞及歡迎的。香港民主社會需要有真誠的反對派,但必須堅決反對那些打着民主旗號的偽民主派,更必須反對那些打着民主旗號的反中亂港反對派及港獨勢力。
財政預算案表決出現上述兩個重大和顯著的變化是來之不易的,改變的原因有三:一是由於上屆政府行政長官梁振英連同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採取堅決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採取堅決依法施政的強硬態度,當機立斷入稟法院申請司法覆核,成功DQ梁國雄、劉小麗、羅冠聰、姚松炎等四人的議員資格,從而為立法會帶來修改議事規則的千載一時的契機。
二是立法會建制派議員不負眾望,在去年十二月成功打贏修改議事規則的「上甘嶺戰役」,從而在較大範圍內堵塞了議事規則的漏洞,令極端和偏激的反對派議員收窄了肆意拉布的能量和活動範圍,減少了反對派議員中較理性的一群被少數激進及偏激分子牽着鼻子走的被綑綁局面。
三是社會上受拉布之害的市民大眾累積起來的怒火,愈燒愈大。無論基層勞工,又或各階層專業人士;無論有過百萬人數的各類福利金受助人,又或富裕階層的投資者;無論男女老幼,又或士農工商,人人都討厭拉布、都說「受夠了」、「捱夠了」、「苦夠了」。眾口一詞,對拉布說不。反對派議員的拉布爛招已天怒人怨、愈來愈沒有市場,因此被迫轉軚和分化,九龍西補選建制派得勝便是最好的明證。自此反對派陣營也被迫反思及開始調整策略了。
堅決和堅定反對頑固的怙惡不悛的分裂勢力、爭取和團結理性及溫和的反對勢力,堅定和不斷壯大愛國愛港的統一戰線力量等三條經驗,是這次預算案表決的取勝之道。望社會各界珍重和發揚。
王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