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至今仍然崇洋媚外

我們經常有個印象,說中國內地未夠文明,對外來遊客的友善程度未達國際標準。這種印象不全對,也不全是不對。據說有八成以上受訪的西方遊客,覺得在中國受到很好的禮待,使人賓至如歸。但如果受訪的不是白人,而是其他人種,包括香港、澳門、台灣的遊客,他們對內地服務業的評價就低得多。

別告訴我那是因為西方遊客的消費能力強,如今是甚麼年頭了,中國服務員早已見慣揮金如土的同胞顧客,一般的西方遊客又算得了甚麼。他們對白人特別禮待,大抵不是為拜金,而是反映出更深層的道理。

莫說是內地人,哪怕是港、澳、台三地的人,甚至包括亞洲大部分地區的人,近一、二百年來基於自卑感作祟,都對西方白人有種不自覺的敬畏感,總認為外國的月亮特別圓,西方人更是值得頂禮膜拜的。筆者在英、美國家留學時,就有西方朋友親口對我說,她憑着一張白人面孔到香港入境處辦理手續,即使是同一件事,獲批的速度也會比我們本地人快好幾倍。當年的英國,最少的時候只消留下一千名英軍,就可以管理偌大的印度國土;我甚至懷疑,如果二次大戰後管治日本的不是白人,而是其他人種,日本人會否如此乖巧順從。

再看香港,特區班子的管治手法固然不濟,昔日的港英政府或許也不見得特別高明,但香港人正正就是具有近代亞洲人的奴性,對白人的管治特別卑躬順從,故「英人治港」遠比「港人治港」容易。遺憾前特首董建華沒能生出一副洋人面孔,否則他當年一推出「八萬五」房屋政策,港人就能靡然從風,香港的房屋荒又何至於今日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