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毋忘初衷 有根有據

港府年年庫房水浸,近年遭各界多次炮轟「揞住荷包」,拒絕開倉紓解民困,加大力度處理積壓多時的深層次問題,其中一個肇因是經常低估收入,加上有時高估開支,導致錯估盈餘成為新常態。據港府前日公布二○一七至一八年度的全年財務狀況,最終錄得一千四百八十九億元盈餘,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二月底發表的修訂預算多出一百零九億元,再創九七回歸以來的盈餘新高;若與去年二月原預算的一百六十四億元盈餘比較,前後估少一千三百二十五億元,估錯數金額亦是歷來之最。

平情而論,錯估盈餘的新常態,絕對不值得鼓勵,翻查資料顯示,錯估盈餘的情況年復年發生,而在過去十年時間,只有○八至○九年度,當年錯估盈餘金額是低於一百億元,另有兩個財政年度錯估盈餘金額是二百多億元,其餘七個財政年度錯估盈餘金額,最少是六百五十億元或以上。

由此觀之,政府內部需要深思「估極都錯」的問題,因為這與突如其來的意外盈餘不同,這反映財金官員「心中無底」,政府大掌櫃連入帳庫房的盈餘,大約有多少錢都無較為完整的圖案,更遑論進一步討論如何應使則使,把資源優先分配至解決困擾市民多時的難題。

另一個與盈餘相關的是財政儲備問題,據報截至三月底為止,財政儲備已突破一萬一千億元,還記得陳茂波於六年前仍未走入官場,當時以會計界立法會議員身份,狠批當時政府庫房水浸,直指「盲目儲錢,不敢使錢」,建議政府訂定合適儲備水平,一旦超出這個水平即可還富於民。

時移勢易,陳茂波現時已是政府大掌櫃,有否毋忘初衷,明年就付諸實行訂定一條與市民關愛共享的新方程式,屆時「有根有據」,不用徒添爭議,重複今年預算案派糖不均,各界狂轟下才公布選擇性派四千元計劃補鑊的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