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成學童 「零」遊戲時間

功課、補習、考試浪接浪,「繁忙學童」應付接踵而來的「工作」,即使被剝削了休息及自由的遊戲時間,亦早已感到麻木!有調查發現,有三成三受訪兒童每日遊戲時間不足,當中更有學童全無遊戲時間;逾半受訪兒童甚至連睡眠時間亦不達標。負責調查的機構指出,親子關係、功課時數及運動時數,均是影響兒童社交能力的主要生活因素,小朋友需要足夠自由時間及空間,才能均衡全人發展。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去年以問卷形式,訪問本港十二所學校共一千零六十名小學生,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模式、探討學童的社交及解難能力。結果發現,影響解難能力的生活因素,首三位分別是親子關係、飲食均衡及運動時數;而影響學童社交能力的生活因素,首三位分別是親子關係、功課時數及運動時數。

睡眠時間及運動亦不足

調查又發現,受訪學童多項生活習慣都未符世界衞生組織參考指標,例如每日遊戲時間的指標是多於一小時,但有兩成四受訪兒童表示每日遊戲時間少於一小時,百分之九兒童更稱全無遊戲時間。此外,學童的睡眠時間亦不足,調查指,五成二小學生每日睡覺少於九至十一小時,運動量也有六成一人未達每周進行至少三次劇烈強度體能活動的標準。

縱然樣樣不達標,受訪學童始終不自知。有近五成四人自覺與家長的親子時間充足;五成七人自覺遊戲時間已足夠或十分足夠,五成八人自覺睡眠時間充足。

女青督導主任梁廣浩相信,結果反映學童及家長已受港人的急促生活節奏及價值觀影響,自幼已習慣繁忙生活,實際上生活、學業不平衡。其實日常的社交和解難能力,都要透過遊戲或與家人相處,才能提升技巧。梁建議家長,給予子女足夠空間及機會嘗試解決問題,自然能增加小朋友的解難能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