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苦海無邊 回頭是岸

立法會今日恢復二讀辯論《2018年撥款條例草案》,一如過去數年一樣,外界非常關心何時通過預算案,因為預算案通過的實際時間,將影響受惠於綜援、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等「出三糧」的市民,何時把「三糧」拿到手。

港府早前放風如預算案在六月通過,綜援等「出三糧」最快七月可發放,再比對今次的預算案修正案數目,合共只有二百三十四個,這是自二○一三年以來最少的一次。據報有提出數十項修正案的泛民議員估計,約三星期之內就可以完成審議預算案,換言之,六月或之前就可望通過預算案。

泛民拉布火力全數被削弱,反映前年取消議員資格(DQ)效應開始浮現。過去兩年,前後有六名議員被DQ,包括被視為提出拉布式修訂主力的社民連梁國雄,既然身在議會外,自然無緣加入拉布戰線。

另一方面,今次預算案修訂數目銳減,除了反映泛民拉布重炮手後繼無人,亦與拉布近年浪費公帑、浪費議會時間的印象深入民心有關。首先於市民觀感上,立法會少問政,議事質素亦每況愈下,但議員卻是薪高糧準,「鍾意開會就開會,唔鍾意就流會」,加上個別議員慣常於開會期間瞓覺,予人「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印象。其次從資源運用上,拉布「燒時間」兼「燒公帑」已是鐵一般的事實,最近立法會秘書處公布,由一三至一四年度至今,單是大會因「燒時間」導致「燒公帑」,高達五千七百多萬元,這筆金額如用於改善基層生活,已是甚為可觀。

總的來說,拉布原本是議會抗爭的利器,可惜泛民議員早年的瘋狂濫用,引致今時今日,一提拉布兩個字,已是神憎鬼厭,人人喊打。正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但願泛民收斂少提預算案修正案,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終結,這才是市民盼望的良好政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