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睡覺有沒有聽到惱人的「嗡嗡」聲,醒來發現身上多了幾處紅腫,整天痕癢不堪?又到了夏天多雨及蚊子孳生的季節,登革熱及日本腦炎這類本地常見蚊傳疾病來勢洶洶。家庭醫生鄭志文表示,本港現已進入蚊子活躍期,加上未來一周天氣預測會下雨,更有利蚊子繁殖,市民需積極防蚊。
登革熱經白紋伊蚊傳播,鄭志文表示,入春至秋季都是伊蚊活躍季節。登革熱病徵包括出疹、發燒、頭痛、眼窩後疼痛、骨痛等。
鄭又指,如第一次受感染後,再被帶病的伊蚊叮咬,有機會出現重症登革熱,病人現出血徵狀及器官受損。登革熱一直在亞洲部分地區流行,本港今年截至上周錄得的十七宗登革熱個案均由外地傳入,患者主要於泰國、菲律賓和柬埔寨受感染。
日本腦炎是病徵更嚴重的傳染病,鄭志文說日本腦炎目前無針對性藥物,病人只能接受支援性治療。據衞生署資料,日本腦炎死亡率可高達三成,康復者中有兩至三成腦部受損,影響智力或出現癱瘓、反覆抽搐等嚴重後遺症。日本腦炎經三帶喙庫蚊叮咬帶病豬隻後叮人傳播,因此新界地區豬場附近,或鄰近邊境區域較高危。鄭志文建議,居於高危地區或需加強家居防蚊,例如安裝防蚊紗,或開冷氣防蚊入屋。衞生防護中心今年首兩月並未錄得日本腦炎個案,去年則接獲五宗呈報。
鄭志文提醒,市民到外地旅遊,特別是蚊傳疾病多發地區,應注意防蚊,日常到郊區亦要做足防蚊措施。目前最有效的驅蚊劑成分是避蚊胺(DEET),可用含相關成分的蚊怕水或蚊貼。如選用其他「天然驅蚊」成分如香茅、菊花精產品,各種效用和持續時間不同,市民只可據經驗選購。平時應勤清積水,避免蚊蟲孳生。
除了傳播疾病,被叮咬處亦要小心護理。鄭志文解釋,小童被蚊叮的反應會較成年人大,「因為他們(小童)身體未產生相應抗體,通常愈大個、行得多山,被蚊咬得多,反應會愈來愈小。」面對惱人的蚊癩,鄭志文提醒切記要忍手,避免抓傷皮膚引起發炎;如小童反應太強烈,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等徵狀,或患處太腫,應求醫處理。
庫蚊
三帶喙庫蚊多數小於1厘米
喜歡在郊區孳生,例如水池和魚塘
日本腦炎
伊蚊
常見的白紋伊蚊大於1厘米
通常在市區,喜歡在較潔淨的水源產卵,例如花盆、雨後積水
登革熱、寨卡病毒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