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拓土地 公私合作須透明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討論拓土來源多時,本月底將提出十八個土地供應選項供公眾諮詢,看似選擇不少,其實個個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否則港府不會哀嘆「地從何來」。在一眾拓土大計中,採用發展商的農地儲備是相對可行同時又非常「惹火」的選項之一。

目前香港發展房屋面對一千二百公頃的土地缺口,而私人發展商手中的農地多達一千公頃,若能採用,可以派上大用場。事實上,歷屆政府鼠目寸光,在拓展土地儲備方面乏善可陳,精明的發展商卻着眼長遠,一早以極低的價格從新界農民手中收地,待價而沽。如今,政府為土地問題發愁,發展商的發財機會到了,無論是政府行使《收回土地條例》,從發展商手上收購土地,還是港府目前傾向的公私營合作模式拓土建屋,這批土地由農地改變為發展用途,都立即身價百倍。

這裏不能不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另一個花名「囤地波」。陳茂波在上屆政府出任發展局局長,負責主理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不料被人揭發他的家人在古洞北擁有最少三塊農地,存在利益衝突。當初,陳家用三十五萬元購入這些土地,而到政府收地發展時,估計可坐收一千二百多萬元,升值數十倍,令人咋舌。相比之下,香港房價同期僅升值兩倍左右,可見囤地居奇的經濟效益遠比「買磚頭」高得多。陳茂波僅是一個小地主而已,本地發展商手中動輒擁有數十公頃至數百公頃的土地,一旦被政府高價收地,利潤高得嚇人。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本屆政府傾向公私營合作拓土建屋,利潤之大超乎想像。如今新界的新樓售價同市區差別不大,呎價至少一萬五千元以上,相比當初收地的一百元或兩百元呎價,直如天壤之別,即使發展商需交足補地價,仍有巨大的利潤空間。早前馬鞍山一塊農地改劃為發展用途,補地價每呎不過三千二百元,以致引發「明益發展商」的批評。有消息說,根據《施政報告》提出的「港人首次置業先導計劃」,發展商可將農地建成房屋,再撥回一批單位作為「首置盤」,如此一來,首置盤的比例是多少才能平衡各方利益,將成爭議焦點。

事實上,香港房屋問題成為死結,官商勾結是重大肇因。港府施政傾向於大商家,從曾蔭權政府的首二號人物先後鋃鐺入獄已見一斑。政府現在打發展商手上農地的主意,為發展商提供套現及發財良機,不可能不招來瓜田李下之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昨日透露,為避免官商勾結疑雲,應在政府以外的機制處理,大方向雖然正確,但所謂「魔鬼總在細節中」,這個「政府以外的機制」是否公正無私,公開透明,才是關鍵所在。

有人反對公私營合作,認為應先發展棕地及高球場。其實,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不管是甚麼土地,只要能建屋就是好地,公私營合作本身不是問題,搞黑箱作業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