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應對人口老化及基層醫療服務發展,政府將於葵青區率先設立以新模式運作的地區康健中心,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昨日就試點計劃舉行公聽會。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該局初步聽取專家意見,會向區內非政府或私營機構購買醫療、護理、專職醫療和藥物諮詢等服務,未來兩個月將於區內舉辦諮詢會。地區團體促請當局在工作小組中加入區內「服務使用者」代表,收集用家意見。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指地區康健中心將提供的服務包括健康推廣、健康檢查、慢性疾病個案管理、護理協調和社區康復服務,擬在區內設立一個「主中心」和五個「副中心」。該局已會見區內私家醫生,而因應該局會向區內非政府或私營機構購買醫療及護理等服務,該局未來兩個月亦將與專職醫療人員、非政府機構和病人組織會面,並諮詢區議會及舉辦地區諮詢會,聽取意見。
「關注葵青康健中心民間連線」約三十名代表及葵青區居民昨到政府總部外請願,批評當局遲遲未展開諮詢,擔心計劃內容未能迎合區內的需要,浪費公帑,促請當局在工作小組加入區內用家的代表,並提議在新中心開設夜間和假日服務,迎合長工時或需輪班工作在職人士的需要,並為區內工廠和碼頭工人提供外展服務。
有慢性病患者在公聽會上指曾試過轉藥後出現胃痛,「痛得不想生存」,但需待覆診時才可向醫生反映,期望地區康健中心日後可提供協助,加快覆診時間;有長者則期望可增加長者眼科和牙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