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代不及時 下代必受累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老幹新枝、改朝換代是大自然的規律,對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來說,要確保愛國愛港力量穩妥執政,行穩致遠,最關鍵的就是做好接班人安排。從這個角度看,建制派在今次立法會補選中與反對派打成平手,非但不足為喜,反而暴露建制派接班梯隊深度不足、隊形不齊的深層次問題,這是「港人治港」的最大危機。

補選雖險勝 得益神助攻

今次立法會補選雖然只有四席,包括三席地區直選及一席功能組別,但事關重大,因為反動派必須全取地區直選三席,才能奪回分組點票否決權,而建制派至少要奪取其中一席,才能維持在分組點票中的關鍵多數地位,可見一席之爭奪,關乎全局。另一方面,今次補選由全國人大主動釋法、多名反對派議員被取消資格引起,反對派視之為對人大釋法的變相「公投」,更充分利用「哀兵」策略,製造「被打壓」形象博同情,全力催谷支持票。所以,今次補選非同一般,建制及反對派陣營誰都輸不起,而從選舉結果觀之,建制派與反對派平分秋色,表現勝過預期,包括在「單議席」爭奪戰中,建制派首嘗勝果;而從全部地區三席的補選得票觀之,反對派僅比建制派多三萬票,「六四黃金比例」被一舉打破,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

然而,具體分析選情,就可以發現今次補選結果取決於一些特別因素,對未來選舉未必有指標意義,說反對派大勢已去言之尚早。首先,今次補選投票率偏低,對於有「鐵票」支持的建制派有利;其次,反對派政治光譜寬闊,群龍無首,更因早前的預選內訌而鬧分裂,反觀建制派選舉資源豐厚,更有人居中協調;再次,反對派多用新人,加上空降參選,選舉經驗欠火候;更不可忽略的是,選舉前夕反對派爆出兩宗醜聞,分別是參選功能組別的司馬文涉僭建,以及香港眾志前常委林淳軒「溝女」,德行有虧,這兩宗醜聞堪稱對反對派選情的「精準」打擊,對建制派則是「神助攻」,否則,反對派全取四席、建制派全軍盡墨並非不可能之事。

一言以蔽之,建制派在國家機器全力動員之下才能取得險勝,不僅不能被勝利沖昏頭腦,反而更應該反思,而最值得反思的地方,就是接班人的安排。事實上,在上次立法會選舉中,反對派已完成新老更替,老一輩基本上退出舞台,換上的都是新面孔,其中香港眾志的羅冠聰大學未畢業已當選,成為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而青年新政的梁頌恆及游蕙禎亦非常年輕,只是因為「宣誓風波」才失去議員資格。今次補選,反對派繼續啟用新人,香港眾志的周庭若非因自決立場失去參選資格,她大有機會成為香港史上最年輕的議員,而替代其參選的區諾軒只有三十歲,仍然是本屆立法會最年輕議員。可以說,反對派已形成以老帶新、三代結合的完美陣形,老一輩出謀劃策,中生代作主力,年輕人不斷上位,分工明晰,隊形完整,有如一支人才充足的足球隊,即使有人因犯規被罰下場,仍有足夠人選補位,陣形不亂,進攻態勢不改,充滿戰鬥力。

建制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

相對反對派完成更換新血,充滿朝氣,建制派則是老兵殘將,暮氣沉沉,雖然建制派近年也強調年輕化,可惜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遺憾。選舉論壇是最能反映參選人能力的地方,反對派的參選者大都辯才無礙,咄咄逼人,主導議題,很容易贏得支持者好感,反觀建制派的參選人往往笨嘴拙舌,被動捱打,狼狽不堪,令人搖頭。在立法會,建制派也發揮不了人多勢眾的優勢,在拉布戰中,反對派簡直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人少欺人多」成為常態,更別提當年政改一役建制派鬧出「等埋發叔」的笑話。人們常說,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科技上如此,政治上亦如此,建制派無法吸引人才,也培養不出人才,就算佔住立法會大多數席位,結果也是爛泥扶不上牆壁。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當年楚漢爭霸,劉邦擊敗項羽,憑的是張良、蕭何、韓信等英才輔佐;國共內戰中,中共以弱勝強,是因為革命理想吸引大批有志青年奔向延安,加入解放軍。中共建政後,建立健全接班人制度,尤其是習近平上台後撥亂反正,通過打老虎拍蒼蠅及軍隊改革,唯才是用,一舉扭轉江胡時期的積弊,政壇風氣煥然一新,避免了亡黨亡國的命運。如今習近平又通過進一步加強機構改革,修改憲法,為落實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中國之所以能在曲折中前進,在艱難中崛起,秘訣在於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共組織部負責考察及選拔人才,組成良好的幹部梯隊;而香港回歸後每況愈下,亂象叢生,根源之一在於缺少人才,或者有人才也不會用,而最可悲的是,港府非但不知培養人才,反而倒行逆施,敵友不分,幹盡親痛仇快之事,加上中央對港政策長期懦弱,全面管治權形同虛設,造成「愛國愛港被打壓,反中亂港有運行」的荒唐局面,中央一再強調的「港人治港主要是以愛國愛港力量為主體的港人治港」淪為空言。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中央及建制派不必為今次補選結果而得意忘形,反而更應該清醒地檢討不足之處,畢竟「一國兩制」能否成功,非局限於一城一池之爭奪,而在於大勢,在於未來,當年輕一輩成為反對派的支持者,反中亂港勢力擁有源源不斷的新血;當建制派永遠離不開「口水肩」,擺脫不了「裙腳仔」形象,行穩致遠能否如願,「一國兩制」將會變成甚麼樣子,還用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