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醫院創下全球首例,成功為年僅四歲、體重二十公斤的女童,在遠離心臟的腹肌位置植入創傷性低、常用於成人的新型「全皮下心臟植入式除顫器」(S-ICD)。患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為防止心律不正危及性命,過往需植入傳統心臟除顫器,施手術剖開大半胸骨或肋骨,將電極線經由血管引至心臟。瑪麗團隊的創舉打破上述技術限制,並預視新技術可令S-ICD更廣泛應用於治療兒童心律不正,減低病童手術風險和術後創傷。此病例已發表於著名醫學雜誌《Europace》。
現年五歲的王芊懿患心室纖維性顫動(VF),去年七月廿六日在瑪麗醫院接受手術。當時芊懿年僅四歲,按常規做法無可能植入S-ICD。瑪麗醫院心胸外科及兒童心臟科團隊,聯手鑽研新技術,更改S-ICD的安裝位置,由常規的左胸上方,改為腹肌。
芊懿的傷口術後三至四天已愈合,留院觀察兩、三星期,調校藥物控制心律不正。術後兩個月,她曾兩次在公園玩耍時出現心室心搏過速(VT),靠S-ICD偵測到,發出電擊令心律回復正常。之後近七個月沒再發作,情況理想。
瑪麗醫院兒童心臟科副顧問醫生郭爕義表示,S-ICD的常規做法需安裝於病人左胸上方,將電極線完全植入皮下層,創傷性低。此技術難應用於兒童,特別是體重不足四十公斤的幼童,因幼童上胸位置皮骨薄弱,若植入S-ICD,恐日常「郁動」摩擦令表皮穿破,除顫器外露,引起發炎感染。故此,患病幼童過往局限於使用傳統心臟除顫器,需將電極線經由血管引至心臟,剖開胸骨或肋骨位置,手術風險高。因傷口大,病童或需留醫深切治療部,電極線長遠亦有蝕入心臟和血管的風險。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坦言,手術步驟並不複雜,但過去從未有先例:「最初我都反對咗兩次。」最大挑戰是在病童腹肌範圍找出準確的植入位,腹部與心臟距離遠,除顫器能否偵測心跳,電擊效果均為變數。團隊翻閱大量文獻後認為可行,在兩句半鐘的手術中,反覆試位,測試除顫器放在不同位置對異常心律的反應。他說:「病人上咗手術枱,我們有百分百責任。如果唔得,亦已準備其他方案,手術最後一定成功。」
瑪麗創新採用非常規做法,令與芊懿體重相若的幼童日後亦能使用S-ICD,只需在胸骨頂下方、左下胸、左側腹切五、六厘米的切口。術後皮下裝置外觀不太凸出,兒童不會感到痛楚不適。不過,礙於S-ICD功能局限,不適用於有心臟起搏需要的病例。
記者 關琛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