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傳統婦女精湛手藝日漸失傳,有社會企業鼓勵一群基層婦女運用巧手,把男士捐贈的二手領帶重新裁剪,再一針一線地縫合成各式精緻手袋和配飾出售。這批「縫紉媽媽」既可藉此自力更生,同時也連繫社會上的有心人,為婦女、為環保出一分力。
社企「愛連心」二○一四年成立,目的是讓弱勢婦女發揮所長,賺取收入幫補家計,同時提升自信心和自我認同,至今已培訓二百多名「縫紉媽媽」參與縫紉工作,她們的時薪可達數十至過百元,有婦女更可月入近萬元。社企近期開始接到一些機構訂單,要求製作紀念品和掛飾,包括為活化項目「大館」製作旗幟。
四十多歲的潘萬玲是其中一名縫紉媽媽,數年前遭製衣公司裁退後,失業近一年,其後得悉「愛連心」招募婦女為企業製作布製品,於是加入縫紉媽媽行列。她希望運用一技之長幫補家計,「不要小看一條小小的領帶,它可以製成很多東西,收集回來後,我們會先清洗,然後拆開、燙平,寬大一端會做小袋子,供女士放電話、化妝品和零錢等,剩下的碎布會作為拼貼的材料。」
她指,加入初時曾想過放棄,因為用針線縫紉布製品時,經常拮傷手指,後來工作愈來愈熟練,看見不同製成品,更有滿足感。
創辦人梁倩亙指,剛開始製作布袋時,有人提出內地賣得更便宜,難以跟它們競爭。因此她認為產品一定要有特色,每件產品的圖案都富有濃厚香港色彩,如天星小輪、山頂纜車等,「香港有頗多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如轎車、茶道、煙花、維港等,這些全都成為設計時的創作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