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浸會大學學生佔領校內語文中心引起風波中,兩名涉事學生一度被學生輔導長鄧裕南勒令暫時停學。鄧裕南接受訪問時坦言,欣賞學生為某些議題發聲,但需互相尊重和平衡自由與承擔責任。他說,近年大學生在社會和大學校園的參與度提高,但有感他們學習主動性不夠強,亦不夠成熟。
浸大今日舉行長期服務獎頒獎禮,表揚二百零四名在浸大工作十年或以上的教職員,當中包括在浸大工作三十年的鄧裕南。鄧裕南一九八八年加入浸會大學前身、浸會學院財務系,○七年擔任財務系系主任,三年前起擔任學生輔導長。
鄧裕南憶述擔任現職時,剛發生佔領行動,社會環境出現很大轉變,接任學生輔導長是希望協助學生成長。對於佔領校內語文中心風波後,其他大學民主牆出現聲稱「擊殺」他的標語,鄧裕南指自己以平常心面對,不覺得生命受威脅,亦不會因此生氣。他明白學生對不同議題有訴求,校方有既定機制跟進,希望學生互相體諒。浸大有一貫辦學理念和原則,就如不會期待齋舖供應肉類。
在浸大執教鞭三十年,鄧裕南有感「三三四」學制推行後,現時大學生不及以往成熟,學習主動性亦不夠強,例如應自行檢查是否修畢足夠科目符合畢業要求,但他們往往依賴學校提醒。距離退休尚餘三年,鄧裕南的未來目標是繼續大學一貫全人教育理念,不是教「好學生」,而是「教好啲學生」,助他們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