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靜待監督新思維

本港大型基建超支延誤的例子俯拾皆是,先有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超支延誤,延遲與內地高鐵網絡對接的時間;繼而是國家級基建項目港珠澳大橋,因香港段工程進度緩慢「拖後腿」,有傳今年中才有機會通車。凡此種種真實例子,若說內地對此沒有微言,相信講都冇人信。

不要以為只有跨境基建才有「甩轆」,原來超支延誤的風氣已蔓延至涉及地區的基建工程,立法會最近一個委員會踢爆,早於十年前已進行勘測和初步設計研究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原定於一三年動工,並於一六年完工,結果「走數」,中間突然出現三年「空窗期」,造價更以倍數跳升,由○八年時估算的二十二億元,攀升至最新估算的五十六億元,原因是當初估算工程造價不包括海底探土和現時採用的拱門式大橋設計。至於工程最新時間表,如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開綠燈」,最快下半年動工,預計二二年完成。

今次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工程超支兼延誤,衍生連鎖反應,第一,此段真空期將無法紓緩將軍澳市中心一帶交通擠塞問題,肯定會造成無形經濟損失,將軍澳居民要有承受苦果的心理準備。

第二,當局監督工程進展機制是否存在問題,因為就算一如當局預計,今年下半年動工,這與原定動工時間相差超過五年,而與完工日子比較更延後六年,究竟這數年間,有否官員於腦海中有一刻疑問,為何本來已排隊推進的工程,一下子就歎慢板兼冇晒影?若然答案是有,為何仍難以扭轉這個局面,任由工程超支兼延誤成為既定事實;若然答案是無,這又是否涉及人為走漏眼。

一句到尾,港府高層時常把「管治新風格」掛在口邊,也許這五個字可應用於監督工程進展,並於嚴防工程超支延誤方面有新思維,令納稅人的公帑不用再白白掉落鹹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