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電動車的發展何去何從?

記得在二○○九年的《施政報告》中,政府宣稱要令香港成為亞洲區內最廣泛使用電動車的地區之一。差不多十年過去,今天在道路上的電動車數目比當時有所增多,但很多車主在使用過電動車後,均重新轉投傳統的燃油汽車。究其原因,其實與政府的政策不無關係。

稅項優惠 有助推動

一直以來,香港的交通系統是「以鐵路作為骨幹」,輔以公共交通工具,同時不鼓勵市民購置私家車。即便如此,本港在去年的登記私家車已達到六十多萬輛,較十年前的四十萬增加約二十萬,升幅接近五成。當局預算,車輛按年增長率為百分之三,即是每年約有三萬多架新車「落地」,故政府理應考慮檢討新車牌的發出制度,遏制不斷增加的車輛數目。然而,去年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卻指,當時下年輕人缺乏財政能力購置房屋時,就轉而購買汽車追求屬於自己的空間,使「靈魂可從軀體中出來游走一下」。

我相信,很多年輕人對於陳局長的言論都不能苟同,同時亦反映出當局對本港交通運作有錯誤的認知。事實上,本港私家車數量不斷上升,除了因為私家車愈見便宜之外,還是因為市區樓宇確實難以負擔,迫使部分人往新市鎮或更偏遠地區居住,然後就對私家車作為代步的需求有所增加。面對車輛增多的壓力,政府於是鼓勵市民添置電動車,為環保多出一分力。不過,經過多年的宣傳後,傳統的燃油車仍然不跌反升。

根據數字顯示,電動私家車總數由二○一一年至二○一七年間,大幅增加一百五十倍,達到一萬零五百輛,但對於全港六十多萬輛私家車來說,仍然算是杯水車薪。較早幾年,政府曾對所有零碳排放的電動車提供「豁免首次登記稅」,成功吸引一批車主更換環保的電動車。不過,該政策的限期卻只是截至去年的三月,隨後的稅項豁免上限只能達到九萬七千港元。當失去稅項的豁免優惠後,頓時令電動車的需求迅速下降。於去年的四月至十一月,新登記的電動私家車只有八十一輛,政策就如往後倒退一樣。

配套不足 變相趕客

除欠缺稅項優惠外,不少電動車的用家均抱怨充電設施不足。雖然於過去七年,電動私家車增加一百多倍,但充電設施僅從二○一一年的八百七十多個,上升至二○一六年的一千五百多個,升幅少於一倍。在二○一一年修訂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中,規定所有新建築物的私家車泊位,應有至少三成可以提供電動車的充電設施,但問題卻是過去落成的泊位沒有跟上進度。更甚者,就是當局欠缺教育宣傳或罰則,有些充電泊位被燃油車所佔用,為不少電動車的車主帶來不便。

不錯,在推動電動車的發展上,當局理應有更進取的政策。英國政府宣布,將在二○四○年禁止售賣燃油汽車,印度則是二○三○年,而挪威更訂於二○二五年。相反,香港仍只停留在「成為亞洲區內最廣泛使用電動車地區」的口號,當中更無具體政策。最近,我留意到陳克勤議員在立法會上的發言,指摘政府即將安裝的「咪錶」是「低智能」設施,仍然停留在實體支付的模式上,亦無其他特別功能。現時,在內地已可利用流動應用程式支付泊車費,基本毋須安裝實體「咪錶」;而在國外部分「咪錶」新設置的地方,亦會引入電動車的充電設施,可見香港是相當落後。

話說回來,財政司司長將公布財政預算案,而社會已有不少聲音要求重新豁免電動車的「首次登記稅」。說真的,假若當局真的有心推動電動車的話,就理應作出更多的投放,否則只會淪為又一筆的失敗施政,屆時又再一次被其他地區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