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布去年GDP的總額預計達二點二萬億元人民幣,料會超越香港。深圳GDP超過香港應是當頭棒喝,提醒香港必須摒棄政治內耗,聚焦改善民生;急起直追,抓緊機遇,致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並深化合作,實現雙贏局面。
經濟學家巴曙松去年表示,未來城市格局將呈現「3+6」的局面──環北京、環上海、環深圳三大城市圈和南京、合肥、武漢、長沙、重慶、成都六大城市。他更表示,香港和廣州都是「環深圳城市群」的成員。曾幾何時,香港在粵港、泛珠三角合作中,不乏出現要爭當龍頭的觀點,今天卻被學者認為只是環深圳城市群的成員。學者的一家之言,值得反思。
深圳成為經濟特區之前只是一個小漁村,然而未到四十年經濟總量便超越香港,在創科等產業領域更把香港遠遠拋離,而金融、物流及商業等產業發展也逐漸逼近香港。
近年香港陷入泛政治化泥潭,政爭阻礙社會發展,施政舉步維艱,不斷坐失良機。但香港仍有不少優勢,要重新起步,香港各界需拋棄政爭,政府官員不可墨守成規,社會大眾亦不應妄自菲薄。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作為高度開放和高度國際化的香港,「無論是社會、經濟和法律制度都與國際接軌」。在大灣區的城市群中,香港具新股上市集資、基金管理、銀行資產規模、離岸人民幣業務等金融優勢。香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配合國家需要,發揮所長,才能帶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持續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