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文化淵源流長,「行當」(即粵劇角色)的台上功架至服飾妝容均一絲不苟,這除了有賴一班大老倌演活角色外,更要多得一班幕後「功臣」,年屆八十七歲的戲曲帽飾製作大師陳國源窮盡大半生,以一雙巧手製造出一頂又一頂精緻的頭飾,曾為名伶任劍輝、林家聲等製作帽飾,令大老倌站台時更加光芒四射。源哥認為「行當」需達致「聲色藝全」,踏台板的大老倌需具穩打穩紮的功架及有雍容華麗的服飾作襯托,他冀能將手藝繼續承傳下去。
身穿筆挺西裝,架着金絲眼鏡的源哥看似古板嚴肅,但腦海中對製作帽飾有着無窮無盡的新點子,一生中製作的帽飾不計其數,動輒要花上十數天時間,少點精神也不行,源哥表示,先要為人物度頭形,再根據角色的需要設計及尋找配飾,再把每一個細節打造出來。隨着潮流物料的變化,源哥指頭飾亦漸趨輕巧,由最初重量十足的銅托製作,演變至尼龍線,至時至今日的金銀線,愈見輕巧實用。
源哥原來亦是紅褲子的唱家班出身,只是半途出家轉投學習製作帽飾。他十八歲時加入戲行,初期只是擔任三、四線的兵仔角色,但仍有幸曾與任劍輝、林家聲等赫赫有名的大老倌同台演出,惟源哥自覺自己難以「上位」,毅然轉投學習製作帽飾,結束長達四年的踏台板生涯,亦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由於科班出身,源哥對「行當」服飾要求瞭如指掌,因而獲得粵劇行內的信任,將帽飾交其製作。源哥表示,只要顧客口述帽飾要求,他不需一紙一筆作草稿,就能將帽飾巨細無遺地製作出來。
「行當」可以根據自己的演出場口述需求,隨意配搭帽飾,減低製作帽飾的開支壓力,「文武髻」於七十年代,在林家聲、李寶瑩名劇《戎馬金戈萬里晴》首次登場,並流行至今。
源哥現已到杖朝之年,未能再花上十四、五天的心力去精雕細琢一頂帽飾。他慨嘆有意入行的年輕人雖不缺,但礙於收入低,製作工序繁複等原因,不少人學師不到數月便放棄,他盼終有日能找到像他一樣有着獨有天分的人,將手藝承傳下去。
記者 梁銘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