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視窗:酒精增患癌風險 華裔族群較高危

【本報綜合報道】喝酒是引致多種癌症的已知高危因素,但箇中原因一直眾說紛紜。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在小鼠身上發現,由酒精所分解出的乙醛原來可對血液幹細胞中的DNA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這個現象正正能解釋癌症突變。研究結果揭示酒精可能較大多數人意識到的更具破壞性,即使是輕度飲酒也會增加癌症風險,當中以華裔族群的基因較高危。

DNA缺酶分解乙醛

英國劍橋大學一項研究通過染色體分析和DNA測序,分析乙醛在小鼠身上的變化,發現乙醛可以破壞血液幹細胞中的DNA。研究指當酒精在體內分解時,會產生一種稱為乙醛的有毒化學物質,增加細胞突變機會,導致腫瘤形成。在部分人的體內,乙醛可被特定酶分解,啟動身體防禦機制,幫助修復DNA,但全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體內均缺乏這種具關鍵作用的酶,這些人的DNA因酒精而受到破壞風險高出四倍。當中以華裔族群的DNA中較常缺少這種酶。

研究表明,即使部分人身體能夠自動啟動對乙醛的防禦機制,但DNA修復系統並非百分百有效,酒精仍然可以有千千萬萬種方式導致癌症。即使是輕度飲酒也會增加許多癌症的風險,包括乳腺癌丶肝癌丶結腸癌、食道癌、喉癌和口腔癌,因此沒有安全的飲酒數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